机器人游中国、灭火与救援、小型室内服务机器人、群机器人协作和舞蹈……日前,第八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行,这些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机器人现场“打擂”。经过激烈角逐,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团队凭借创意头脑和技术优势,斩获两个特等奖,一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智能垃圾桶小Q。
记者看到,智能垃圾桶小Q不仅名字Q,外表也相当可爱。队员们利用红外热释电模块,使小Q能检测到人体,当你走近它,它就能自动打开桶盖。小Q还利用了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垃圾桶是否装满。此外,它还优化了语音播报和有害气体检测等多项功能,当人不在跟前,家里出现煤气等有害气体泄漏时,它也能第一时间给主人发信息预警。“机器人研究在我国还刚起步,能查到的国外资料也极其有限,所以需要在摸索中积累经验,继而去研究和创新。”团队创立人万振武教授介绍,在研发预警短信模块时,最开始他们发的是英语短信,想发中文短信却显示都是乱码,经过了无数次转码的调试,在快要成功时又烧坏了一个短信模块,熬了数个通宵才攻克难关。
为不断提高小Q机器人的灵敏度和精准度,万振武和团队成员们从早到晚都泡在实验室里敲代码、做测试,大家一起讨论如何用代码实现这个功能,如何用代码优化等。由于经常会错过寝室关门的时间,团队成员最后干脆将被褥、洗漱用品搬到实验室,累了困了就地睡一会儿,醒了接着组装。这样“白加黑,五加二”的苦行僧日子,他们持续了18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