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市教科院中考命题组专家,点评了2018年武汉中考试卷,并解读了命题思路。
语文
提醒考生要多读经典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都提醒考生,读书要读经典,做人要做有大义、有梦想、有情怀的人。
阅读题素材《在黑夜里健步如飞的人》,着眼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的梦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畅销读物无法成为经典》引导学生思考选择读物的重要性。以“书信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魅力。作文素材来自《论语》,要考生围绕“德”与“邻”思考,从经典文化中寻找生命站立的力量,让考生承担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
除阅读题外,选词填空、病句辨析、标点符号、口语交际、作文材料等,也是以阅读理解为基础,考查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总体上,语文卷题量不大,给考生留出更多时间,推敲文章内部的逻辑联系,考查考生阅读与思考的习惯,感受阅读中的逻辑之美、智慧之美。
数学
控制计算量和书写量
全卷共24道题,22道来源于教材,有直接移用,有改造变形,有演绎深化,有重组整合。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要求考生多关注教材,少题海战术。
试题融合主干知识,突出核心考点。如“数与代数”考查了方程、不等式、分式、二次根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核心内容。
命题有创新,强化数学思维,降低机械刷题效应。如第9题“类日历问题”,要求考生经历抽象规律、运用规律、验证规律等思维过程;第23题通过一个基本图形的运用,层层递进的设问,展现思维过程,体现了对考生迁移能力的考查。
试卷布局从易到难,符合考生心理。一些关键试题解法比较开放,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同时控制了计算量和书写量,考生思考的时间增加,有利于考出好成绩。
英语
弘扬传统是命题主旨
试卷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听力材料涵盖问候、天气、感谢、时间等14个生活交际话题,涉及学生生活多个方面。单选题接近课本,如第34题是九年级课本Unit6话题的延伸与拓展。书面表达是英文口头通知,话题源于课本内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表达自我观点的能力。
用英文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今年试题的特点,也是未来命题的主旋律。同时,试题贴近学生年龄段,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勇于挑战、学会合作。
今年英语卷难度适中,试题选材地道、原汁原味,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改编,引导考生关注教材。全卷总词汇量2682个,有效词汇665个,约占《中考考试说明》词册39%。
物理
重点考20个必做实验
全卷无超标题、偏题、怪题。“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按6%、44%、50%题量分布,考查了全部B级知识点和部分A级知识点,突出考查了密度、压强、浮力、功与能、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等核心知识点。
试题创设了有轨电车、矿砂船、跳绳计数器、自制小乐器、智能化热水瓶等多个真实情景,鼓励考生关心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关注科技进步。除第19、20、27题外,其余题目均是对课本正文或课后习题的改编和再创造,引导考生回归教材,摒弃题海战术,重视知识的梳理、推导与应用。
试卷重点考了2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重要的演示实验及拓展性实验。如第10、13、15、16、23、24、25、26等题,通过对实验进行合理设问,深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
突出化学的生活应用
理化卷化学部分设13个小题,其中选择题8道、非选择题5道,满分50分,整体难度适中。选择题1-5、非选择题28、29源于课本,贴近生活;选择题6、7、8和非选择题30、31,难度稍显,起到选拔功能。此外,“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占比44%,“科学探究”单元占比38%。
试卷对于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最高,占比38%;其次是简单应用,占比30%。
化学与健康、材料、环境、能源等息息相关,它源于生活,也应回馈生活。如选择题1-4涉及很多生活常识;选择题8介绍了医疗中的“钡餐”,探究其化学原理,还融合了函数图像的分析与计算等,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思品
突出基本考点的考查
试题涵盖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四方面内容,突出对基本考点的考查。既呈现了习近平主席语录、我国经济发展数据、精准脱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年度感动中国的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事迹等材料,又关注家乡发展,如推进国际化大武汉建设、湖北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等,突出考查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承担对家乡、对社会应有的责任。
同时,试题引用《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素材,选取了大量经典名言入题,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感悟传统美德,滋养人文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