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斩获两个国家级大奖、两个省级奖、一个市级奖,而这部微电影剧本的创作工作是由一群大学生参与完成的。楚天都市报记者昨日获悉,由武昌理工学院光影创作社进行剧本创作的微电影《大山坳的篮球梦》,在中宣部等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大赛中斩获优秀作品三等奖。该电影在网络上映不到半年,已拿下五个大奖。
在光影创作社的同学们看来,这样的成绩蛮正常——毕竟自该校2014年设立影视传媒基地、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成立校级学生社团光影创作社以来,已经诞生了6部电影,其中还包括一部院线电影《我们的青春不怕疼》,一部网络大电影《措手不及》,去年11月25日,最新作品微电影《永远的行者》也已开拍。
“2010年9月,我校率先在全省开设了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文学创作方向),当时还主要是文学创作,比如发表作品、出版书籍、文学剧本创作等。后来影视行业兴起,我们就开始向影视转型。”该校汉语言文学系范文琼老师说,学生们都是90后,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写出来的作品也能够得到同龄人的共鸣。“影视才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事情,可辛苦啦。”王婷是该社第一批社员,这几年都在为电影奋斗:2016年元旦,创作社成员自费在宾馆内通宵写稿,大半夜还在进行激烈讨论;院线电影《我们的青春不怕疼》的跟组过程中,创作社成员深夜12点拍摄完当天的任务后,还得和导演一起进行剧本台词的打磨,有时会讨论到凌晨四五点,随便眯会儿就得进行第二天的拍摄,总是随便靠着什么就能睡着;拍摄《大山坳的篮球梦》时,为了拍摄云海,天气再冷都要每天4点起来碰运气……熬夜拍摄、随时被抓去当群演更是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