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课堂与一般教师有何不同?事务繁多为何还要坚持带课?校长的课究竟上得好不好,学生如何评价?带着这些问题,长江日报记者走进几位校长的课堂一探究竟。
校长的课堂气氛很活跃
11月28日上午第四节课,新城小学校长林娜准时走进该校四(5)班,给孩子们上品德与社会课。“《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故事就发生在咱们湖北,谁能说说看都有哪些地方?”林娜上《说说家乡的故事》一课时,结合孩子们最近阅读的书籍抛出一系列与家乡有关的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学生眼里,林娜是一位有亲和力的老师。“校长上课时总是带着微笑,让人觉得很轻松。”王语童同学说,“她的课很有趣,有很多课外知识。”
“这个图形就像《三国演义》,两个小国家吴国和蜀国围着大国家魏国。”在警予中学初三(4)班的数学课堂上,这样的典故经常引来同学们的笑声。担任该班数学老师的是校长王洪明,他从今年9月开始接班,第一节课不讲知识、不讲题目,而是通过自我介绍,给学生们上了一节“励志课”。“面临中考时,信心和主动性更重要。”班长李雅轩说,一进初三发现校长来上课,不少同学一开始有些紧张,但王洪明的“励志课”很快就把同学们的紧张变成了动力。
最大的快乐在课堂上
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校长龚红安是高一(3)班地理老师,56岁的他手里拿着一副老花镜,看试卷时就戴上,写板书、跟学生讲解时就摘下。一节课里,这副老花镜被他戴上、摘下了20多次。
龚红安在黑板右侧用粉笔书写重点,每一题需要用到的图示PPT上都有展示。PPT是他头一天晚上做的,上课之前,他还在办公室里修改,每备一节课需要将近2小时。课堂之外,他是校长,是江汉区“十二星空”校园足球俱乐部理事长,还要负责区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的教研工作。这4年来,他还出版了两本地理教学用书。龚红安说:“我几乎没有假期,晚上也从来没在11点之前休息过。但最大的快乐也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在一起,无拘无束。”
11月30日中午吃过饭,汉铁高中校长毛晓峰在办公室里小憩了十来分钟,便拿出刚收上来的测试卷批改,统计各道题目的失分率。任校长5年多以来,毛晓峰作为数学老师已经完整地送走了两届毕业生。
除了学校管理等事务,毛晓峰一周要上近10节课。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每天晚上在家备课到23:30左右,第二天6:20不到又早早起床。他的课大都排在上午第一节,以便第二节课批改作业。他说:“校长也是老师,我和其他老师一样喜欢学生、热爱课堂。”
提升教师心气把握课改方向
新城小学是武汉开发区一所历史不长、家底也不厚的学校。一段时间以来,学校老师心气不足,没有市区骨干教师,不敢参与优质课评比。林娜从2009年担任校长以来,坚持上讲台,带头参加比赛,2015年获得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今年还被评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在她的带动下,老师们开始钻研业务,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各项竞赛项接踵而来。
同时,校长活跃在教学一线也为学校搭建不少教学资源。林娜参加学习时结识了杭州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朱乐平,针对新城小学数学教师年龄偏大、观念落后等问题,分期分批送老师们去杭州培训,极大地带动了该校数学教研的提升。
毛晓峰说,尽管当校长已有5年多,但他始终坚持在一线教学,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熟悉学情。他认为,即将到来的新高考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校长脱离教学实际,就很难把握高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