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为期6天的“丝绸之路国际科学研讨会”在汉口学院启动。该会议由汉口学院发起,江夏区、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招才局共同举办。江夏区相关领导、武汉市相关领导、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领导到会,德国科学院、拉脱维亚科学院等5国的10名院士、专家与会。
本次会议共有10名国际专家参与,拉脱维亚国家科学院院长欧亚思·思巴里提斯;智能制造专家、德国国家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马丁·肖腾罗;材料科学专家、德国勃兰登堡技术大学教授伦弗里德·舍奇等都在其列。这次丝绸之路国际科学研讨会,引入国际科学智囊献策,旨在加速工业4.0在湖北落地,共同将湖北建成科技新城。
本次会议的发起者、汉口学院董事长罗爱平教授表示,本次会议请来国际各科技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会,他们除了给湖北介绍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外,还将赴襄阳、荆门等地进行实地考查,在筹建湖北医谷、德国产业园,以及智能机器人制造、智慧城市、飞机制造、3D打印、智能农业等方面,提供产业落地建议。更加令人可喜的是,汉口学院与江夏区、武汉经济开发区就筹建湖北医谷达成了意向合作协议。
另据汉口学院董事、副校长王鹤教授介绍,该校成立于2000年,在第八届中国民办教育家代表大会上,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创新示范高校”,近年来更在国际化转型上走在同类院校前列。此次国际大型科研会议在该校成功举办,是该校坚定地走国际化路线的行动之一。为此,该校进行了充足的人才储备。该校先后与德国国家科学院、拉脱维亚国家科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勃兰登堡工业大学等机构签约,引入了18位外籍专家和教授,其中9人是院士,还有多位高管。未来,汉口学院的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将和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接轨,紧跟国际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更加注重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提供双学位供学生修读……这一系列举措,旨在让学生拥有多元化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