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25名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在各自带队老师指导下,到5个省的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并在当地专家的带领下深入中药材基地生产一线。
河南温县考察小分队走访当地三家农资经销商,了解地黄、山药等四大怀药生长过程中施用的农药化肥等相关情况。据当地农户介绍,壤土里面长的山药没有在沙土里面长得直,形状不是特别好看,但是比沙土里面长出来的好吃。
甘肃岷县小分队的同学前往当归种植基地进行当归黄芪种植情况调研活动,还学会了识别一些中药材病害的方法,在走访中补充了专业知识盲点。
与此同时,同学们在“软技能”上一样收获颇丰。“比如,厚脸皮提问的勇气练出来了。”李夏冰同学笑着说。农户们干活繁忙,很难长时间交流,同学们就需要“逮空就问”的眼力和勇气。
同学们经过走访了解到,中药材种植也在走向智能化。在河南温县,许多种植户都在使用手机软件,可以在手机上一键控制浇水;而在利川箭竹溪黄连种植合作社,拥有较完善的黄连生产技术,种植黄连不太用农药也能有高品质。同学们喝过该社的黄连花茶后表示口味不苦,还有生津止渴的效果。
实践中同学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农民绿色植保知识的匮乏和农药产品良莠不齐。因此,同学们希望多多深入调研,在专家和企业的帮助下,普及植保知识和技术,帮助农民种出更好更放心的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