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阳新县木港镇陈祠完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袁修桂还在学校忙碌着。7月5日学校开始放假,他格外珍惜剩下这几天的课程。因为高度近视,他担心自己不能再站在讲台上了。
袁修桂今年54岁,已有33年教龄。一个星期前,他的视力再度下降,戴眼镜后双眼视力仅为0.04,需戴1800度镜片,配镜师说:“60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视了,假如戴1800度的眼镜,很快会失明。”医生也建议袁修桂合理用眼,争取多休息。“我舍不得这些孩子”,在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袁修桂说。配好眼镜后,他依然坚持每天凌晨从县城的家骑上电动车往学校赶,早晨6点钟就赶到陈祠小学。
袁修桂比学生们的家长年长,又因为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学生都喜欢叫他“镜伯”,也有学生喊他“敬伯”,因为在学生们心中,他就是可亲可敬的伯伯。去年下学期,三年级几名学生感冒了,袁老师买来可乐和生姜熬给他们喝。学生朱志成在日记里动情地写道:“我的父母在外面打工,袁老师就像我的父亲一样在身边关爱着我,他就是我心中的‘敬伯’……”
袁修桂视力先天不良。每周5天,他负责班级5节语文早读课,10节语文课教学。教学任务繁重使他的视力越来越差。木港教育组2013年6月让袁修桂从陈祠小学校长的位置退下来,安排他去东春片小学党支部任职,袁修桂服从组织安排,但始终不肯退出教学岗位。木港镇教育部门要求他下学期不要担任教学了,但他依然不舍他的三尺讲台。“就算是瞎了我也不后悔!”袁修桂告诉记者,他没有多余的钱去看眼睛。他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儿子每月工资2000元,这是全家的收入。妻子和儿媳都没有工作,去年添了孙子,一家人日子过得并不宽裕。“还有6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我要好好珍惜。”袁修桂说,再过6年就要退休了,唯一的遗憾是站在讲台上根本看不清楚学生长什么样,他想好好利用退休前的时间,多和学生在一起。“多想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啊!”他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