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高考,家长比孩子更紧张,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昨日,武钢三中专职心理教师夏璇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最后一段备考时间家长应该多听少辩,给孩子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最近一段时间,刘女士焦虑不已,她的儿子马上就要参加中考。可她觉得孩子这也没准备好,那也复习不到位。偶尔批评几句,孩子表现出很强烈的抵触情绪,闹得家里的氛围很紧张。“这半年来,孩子的成绩成了家里的晴雨表,这段时间更甚。”刘女士说。
对此,夏璇老师表示,中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大考,高考则是决定人生方向的一次挑战,家长们情绪焦虑很正常。但是,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信任孩子,和孩子相处时也要少说话多倾听。切莫说“一定要考上哪个学校”或者“没事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类似的话,前者容易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备考,后者则容易让孩子泄气。夏老师建议,如果家长不知道怎么说,就说“只要尽力就可以了”,给孩子多鼓励少责备。
当孩子袒露“对考试感到紧张、害怕,甚至不想考试了”,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行?不是去感受孩子的内心,而是想最好有个什么办法,直接搞定我的小孩。其实孩子愿意向家长倾诉内心的想法是好的信号,此时家长不能语气严厉地说“你应该如何如何”,或者进行一场教育课。而是应该倾听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在父母这里找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无论我是什么样的我都值得被爱、都是有价值的,当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才有更多的勇气和信心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