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学子获得国外实习机会
发布日期:2017-02-21 08:46:00 来源:楚天金报

  2月14日,结束了比利时实习工作的高晓圆回到武汉,3个月的国外实习,让这名研二学生感慨颇多。昨日,高晓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国外公司的工作状态,也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能力。

  高晓圆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他的导师是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卫国教授。去年10月,在导师的引荐下,高晓圆和另外一名同学成功进入比利时安特卫普一家船级社内河部实习。船级社,或称验船协会、有时统称为验船机构,是一个建立和维护船舶、离岸设施相关技术标准的机构。“这个机构和我所学的专业十分对口,实习岗位所研究的项目和我的毕业论文项目契合度非常高。”高晓圆说。

  去年11月份,高晓圆登上去比利时的飞机。接受岗前培训后,主管并没有让高晓圆立即开始工作,而是给了一周时间,让他思考如何完成所面临的课题,提出解决方案。就方案和主管沟通后,再制定阶段性计划。随后几个月的主要工作,就是按部就班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

  实习期间,高晓圆感受到了国外公司的工作氛围:上下班时间并没有那么严格,员工每天只要完成既定的任务即可,如果没有完成就会自行加班;公司老板每天都会和每一个员工握手打招呼,非常亲切,同事之间也非常有礼貌;当自己的工作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找主管沟通,然后协商解决。

  短短3个月的时间,高晓圆不仅在专业上进步不少,在生活能力上也大有提高。高晓圆说,最开始一直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无法和同事交流,但慢慢地发现,只要胆子大一点,同事都会很友善地和他交流。另一个困难,来自于吃饭口味不太习惯,由于当地人不吃米饭,他和同学每天下班后,都会去当地超市购买一些食品自己回家做,原本从来不做饭的高晓圆,因此学会了做几道家常菜。

  由于实习期间恰逢中国春节,高晓圆不得不第一次离开家人在异乡度过节日。幸运的是,除夕当天恰逢当地时间周五,他所实习的公司正好有一位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学长,且已经在当地定居,在这位学长的邀请下,他吃到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团年饭。“现在互联网发达了,在国外可以和家人视频聊天,在微信群里可以给各位长辈拜年,所以这个春节并不觉得孤单。”高晓圆说。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学子获得国外实习机会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