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成为昨日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的交流主题。武汉的部分学校探索用远程同步课堂的方式强校带弱校,这一做法受到教育部及全国教育界同行点赞。
现场会期间,武汉市十一中、武汉外国语学校、育才小学和三道街小学4所学校介绍信息化应用的经验。武汉市十一中利用同步课堂,向贵州山区学校现场直播了206节课和2000多份课程资料,为1万多名黔西南的孩子带去了武汉优质教育资源;三道街小学利用系统化新锐课程,让进城务工子女也能够和城里孩子一样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而育才小学与位于黄陂山区的塔耳小学结成对子,利用云平台,通过远程协同教学,两校学生同上一节课。塔耳小学的师生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以参与育才小学的汉绣、3D打印、OM、机器人舞蹈课程……
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表示,公平均衡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那些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地区是教育的神经末梢,促进教育公平均衡是必须关注和着力的重点,此次现场会展示的优秀做法,思路开阔,效果明显,源于问题,基于实际,为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作了示范。“武汉在短短三四年中,能将信息化在全市中小学中应用得这么广泛和深入,非常难得。”上海市洛川学校校长刘爱武说,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改革需要决心和魄力,武汉的成果来之不易。而北京信息中心的田鹏表示,武汉师生在现场会上展示的信息化课堂让他受益匪浅,老师对技术的娴熟使用,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是非常好的信息化课堂样本。
省市领导郭生练、刘英姿出席了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