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到底能多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潜能?29日,2016年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高峰研讨和应用成果展示活动在武汉举办。来自全国30多个城市的1400名教师将在4天时间里观摩百余节展示课,并讨论如何以信息化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长春街小学的“小小科技馆”里,该校五年级学生上了一节《设计制作小车》的科技课。每位学生面前都有一台平板电脑,同学们熟练地打开平板,点开“乐高虚拟搭建软件”,设计自己心目中的玩具小车。图纸出炉后,同学们按照各自的设计方案把小车拼装起来。
到底谁的小车又美观又能跑?同学们现场做起了实验,把充满气的气球装在小车尾部,借助气球喷气的动力,测试哪辆小车跑得最远。历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被学生用平板电脑记录下来,即时传到教室内的大屏幕上。随后,大家按下各自手中的投票器,选出造型最优美的小车。
这一节40分钟的科技课,孩子们完成了设计、分析、拼装、测试和互相评价等过程。
科技老师魏娜说,如果不借助信息化技术,这些内容至少需要3节课时间来完成。“信息化技术也促进了孩子们个性化发展,激发他们的潜能。”魏娜说,以往有些孩子很有设计想法,可是用笔画图画得不好,遇到挫折,不愿再学下去。
“新技术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武汉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武汉市是国家“教育云”试点城市,未来还将加大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