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少先队建队日,武汉市今年入学的近10万新生,一大部分光荣地戴上红领巾,不过,是全体学生一次性入队,还是分批先后入队,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做法。昨天,武汉晚报记者从部分学校和家长中了解到,对此问题,各方也都有不同看法。
记者调查了东方红小学、中华路小学、武汉关小学等10余所学校,发现一半以上是采取了全体学生一次性入队的方式,而小部分学校则选择了分批入队,第一次入队的学生不到班级人数一半。
青山区一所小学一位一年级班主任说,她的班上30多个学生,这次选择了表现最好的15人作为第一批入队的对象。“其余的孩子最晚都会在一年级期间全部入队。”
汉口一所小学一位老师透露,家长们都很关注第一批入队的孩子,一般来说,老师也不会在班上特意强调哪些孩子第一批入队,通常孩子如果带回家填写入队申请书,基本就可以保证入队。
不过,在家长们看来,能否第一批入队是最值得关注的。长春街小学一位家长说,一年级学生才刚入学一个多月,应该也看不出来太大的区别,不存在谁有资格谁没有资格。“主要还是孩子和家长对刚入学后第一次的荣誉特别重视,没有赶上这次的孩子会觉得自己表现不够好。”她的女儿已经念叨了一个多星期关于入队的事,觉得能最先戴上红领巾非常光荣。
武汉关小学今年的新生有一半人第一批入队,之前该校老师中也有两种声音,但是最后还是坚持分了批,并对没有能第一次入队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激励。德育主任万琦老师认为,如果学生全部加入的话,就失去了这个活动的意义,既没有体现少先队的先锋性,也没有真正挑选出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多采用激励鼓励的教育方式,但挫折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