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中秋节,好不容易消停了的上学“哭闹剧”又反弹了。昨天是小长假后第一个上学日,一些幼儿园、小学门口频现“上学拉锯战”。
“我肚子疼,我蛮不舒服,今天能不能再休息一天?”昨天一早,常青实验小学门口,一个小姑娘眼泪汪汪地央求妈妈。妈妈很是无语,因为自上一年级以来,“肚子痛”这个理由已经用过多次。旁边的几位妈妈好心相劝,结果小姑娘哭得更凶。妈妈为安抚女儿只好暂缓入学,先带她去吃早餐,可女儿却故意拖延时间。
小学新生尚不适应,幼儿园反应更大。“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男宝宝比女宝宝还爱哭。”江汉区小精灵幼儿燕马分园教学园长宋婷表示,“新生入园两周,刚对幼儿园生活有所适应就到了小长假,好不容易平复的哭闹现象又反弹了。”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男宝宝比女宝宝更爱哭。
针对这一现象,该园对部分哭闹比较厉害的新生进行了电话家访。与家长交流后发现,一些家庭还存在重男轻女思想,对男孩特别宠,只要孩子一哭闹,他就能得偿所愿。另外,有的男孩个性强、较淘气,年轻父母工作忙又懒得带,交给长辈或请保姆带孩子,所谓“隔代疼、保姆惯”,孩子脾气越惯越大,一旦脱离家庭的独宠环境,孩子就容易闹情绪。
宋婷表示,新生入园反复哭闹主要有以下原因:入园初哭闹,是因为孩子离开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缺乏足够安全感,导致离别焦虑;有的孩子在家自由自在惯了,来到幼儿园要参加集体生活、守纪律守规矩,由于不适应,导致发脾气闹情绪;再有的是因为不会与小朋友相处,容易和同伴发生争执,一不乐意就哭闹。
同龄的孩子中,女宝宝的心智发育会比男宝宝更成熟些,更容易理解成人的话,也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对来说适应起来会比较快。“再过两周,又将迎来国庆‘黄金周’,节后又将面临一场分离考验,建议家长在陪伴中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多为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点赞,帮助孩子建立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