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毅力减肥,反倒越减越肥。本月初,河南省20岁小伙小恒(化名)来汉尝试手术减肥。身高1.83米、体重310斤的他,BMI指数已高达45.45,严重影响健康。
小恒来自河南漯河,从小就是小胖墩,几乎每个周末都去快餐店吃喜欢的汉堡、炸鸡。长大后,小恒严重偏食,只爱吃肉、不吃青菜,没事就宅在家里睡觉。
读初二时,他身高1.7米,体重已达到180斤。家长这才意识到,孩子得减肥了。节食、运动、上减肥夏令营,效果都不明显,还经常反弹。
考上大学后,小恒开始正视自己的形象问题,他正攻读法律专业学位,恢复正常外形,有助于今后的职场发挥。上网查文献、阅读报刊后,他决定选择减重手术。
本月初,小恒赶到武汉协和医院。入院检查显示,小恒已到重度肥胖,患有II型糖尿病、重度脂肪肝等“肥胖病”,健康受到影响。本月7日,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团队操作达芬奇机器人,给小恒做了微创手术,切除袖状胃。根据以往病例,术后一年小恒有望减掉30~40%体重。
为什么小恒减肥屡屡失败?陶凯雄分析,这并非小恒的个案,该院有个“肥胖糖尿病综合门诊”,前来就诊的许多患者都是超级大胖子,他们几乎都经过艰苦的减肥,但没有成功。其实,肥胖是一种病,当胖子开始变瘦时,身体会自动做出反应,改变内分泌,让人增加食欲,减少饱胀感、减慢代谢。所以,减肥屡试屡败、肥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