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武汉十一初级中学校长王敏分享《寻找失落的钥匙》
发布日期:2016-04-18 08:23:00 来源:长江日报

  “对不同天赋、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学生施加一样的教育,是最大的教育不公平。”昨日上午,武汉十一初级中学校长王敏在长江日报校长读书分享会上,与家长分享自己阅读《寻找失落的钥匙》的心得和思考。该书作者萧斌臣深入个性化教育一线,先后对200多名个性化教育从业者、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追踪采访,写下这部3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王敏则用自身教育经验对书中结论进行了再解读。

  教育是扬长的艺术

  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再谈培优

  读书分享会刚开始,王敏讲了书中一则小故事,阐述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有一所动物学校,教小鸭子学游泳,教小鹰学飞翔,教小兔学跑步,教小松鼠学爬树。王敏问:“小松鼠天生就会爬树,但如果你让它学飞翔,这是不是勉为其难?”会行走是基础,其他的就不用要求全才,教育也是如此。最适合的教育就是“让小鸭子游得更好,让小鹰飞得更远,让小兔子跑得更快,让小松鼠爬得更高”。

  “教育是扬长的艺术,需要取舍。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王敏说,“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上‘火箭班’,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弹钢琴。不少家长怕孩子落后,盲目跟风送孩子四处培优,却不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天赋。殊不知,高强度、高负荷的培优只会让孩子的身心受到摧残。”

  现实中,孩子们羸弱的身体素质让王敏痛心。武汉十一初级中学进行视力测试,很多初中生戴上了眼镜。去年9月开学典礼,举行不到10分钟,就有6名学生晕倒。体育中考,大量学生来办理长跑免考。生活在大江大湖大武汉,很多学生却不会游泳。“疲于培优而毁了身体,就像是让孩子们飞却剪断了他们的翅膀”。

  教育是等待的艺术

  孩子在幼儿园学“夹生英语”不如不学

  读书分享会上,王敏还分享了学生改编的一首歌曲:“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作业永远做不完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听完歌词,全场发出了感同身受的笑声。歌词中透着的无奈也让现场的家长们感叹。王敏说:“现在的孩子,不仅要承受紧张繁重的学业压力,还要承载父母的梦想。上培优班、特长班,没有快乐的周末,没有嬉戏玩耍,这样的童年是很悲惨的。”

  “3岁孩子,认字、识数、背唐诗、记英语单词,没有周六、周日,没有嬉戏玩耍。真的有必要吗?”王敏问。家长让孩子提前接受教育,都是受各种培训机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误导。事实上,孩子的学前教育需要格外谨慎。

  以英语为例,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遇到的英语教师并不专业,学到了“夹生知识”,到了初中开始接受正规教育时就很难扭转。这也让初中教师很苦恼。“启蒙教育是学习路上的重要阶段,不只是学知识,更关乎习惯培养和方向奠定。培训机构里又有多少教师具备专业幼儿教育能力?让孩子学习‘夹生知识’,如同折弯铁丝,拉直也会有痕迹的”。

  王敏说:“学生是一粒种子,既有少年早慧,也有大器晚成。家长要相信孩子,静等花开。而且有的种子不一定开花,因为他们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教育是爱的艺术

  学会放手是很多家长需要学习的课题

  “现在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王敏说,“即使是初中,还是会有大量家长接送孩子,甚至辞职陪读。然而,初中的孩子早已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家长给他们自主学习和自由成长的空间非常重要,无微不至的关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和束缚。学会放手是很多家长需要学习的课题。我尤其反对爷爷、奶奶来送饭。曾有一位奶奶冒着大雨给孙子送午饭,甚至还喂到嘴里。我看着很心酸。”

  王敏同时表示,放手不代表撒手,父母的陪伴是任何人都无可替代的。有的父母不知道孩子的班主任姓什么,不知道孩子在哪个班。这样的父母即使再有成就,但孩子不成才,得不偿失。王敏说,他读初中时,父亲为了让他在寒冷的冬天安心学习,将身上的毛衣脱下来套在了他身上,让他铭记至今。父亲的举动也成为他努力的动力。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样才对得起爸爸、妈妈的付出。

  王敏说:“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打动了很多人,父亲为他买橘子的背影让他难以忘怀。在座的家长们是否也曾在孩子心中留下这样的印象,成为他们的精神力量?爱可以是一次拥抱、一个赞美、一顿孩子爱吃的晚餐,这些都将印在孩子心中,成为他们前进的明灯。”

  现场互动>>>

  教育是循循善诱而不是硬碰硬

  家长:老师在家长会上谈了孩子的不足,我回家后应该如何传达老师的意思,与孩子沟通?

  王敏:我遇到不少家长,因为在家长会上听到老师说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回家后怒斥孩子。这样是非常不好的。初中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循循善诱永远比生硬地训斥效果更好。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可以先表扬再引导,这样也可以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敌对心理。

  家长:我的孩子即将升初中,开始变得有些叛逆。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王敏:叛逆期在孩子成长中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不必如临大敌。家长不能硬碰硬,要放松心态,反而更有助于孩子的缓和。孩子经历叛逆期时,家长可以与老师多沟通,家校配合,多方面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做出适当引导,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家长:孩子面临“小升初”衔接,该如何选择教辅?

  王敏: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很多,孩子的精力有限,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辅很重要。在参考资料的选择上,最好少而精,切忌大而全,让孩子承担过重的学习压力。把一本资料吃透,要比题海战术的效果好得多。至于如何做好“小升初”衔接,家长可以听听专业老师的意见。

  精彩话语>>>

  ●最适合的教育就是“让小鸭子游得更好,让小鹰飞得更远,让小兔子跑得更快,让小松鼠爬得更高”。

  ●学生是一粒种子,既有少年早慧,也有大器晚成。家长要相信孩子,静等花开。而且有的种子不一定开花,因为他们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爱可以是一次拥抱、一个赞美、一顿孩子爱吃的晚餐,这些都将成为他们前进的明灯。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精神长相”,就是让人成为人、让男人成为男人、让女人成为女人的教育。(记者陈晓彤整理)

  校长荐书>>>

  普希金等人《外国最好的美文》:本书收录了100多位文化名人、政治领袖、科学天才的散文佳作、诗情心曲、谈古论今。这些文章如美玉温润端方,又如清风涤荡心灵,不失为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特别值得一读。

  崔宇《家长的革命》:以案例讲解家庭教育的困境,剖析家长的困惑,传导明智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改变、一起提高。

  法国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传》:作者是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该书以女儿的眼光展示了一位科学家自强不息的人生,展示了一个民主的家庭和一对优秀父母的崇高精神境界,对家长颇有教育意义。

  美国威廉·H·麦加菲编著《成长的智慧》:本书从德育的角度强调了孩子成长中的善良与真诚、乐观与勤奋的重要意义,值得家长借鉴。

  黄河清、鞠晓梅编著《家庭教育成败录》:本书通过普通家庭教育的成败事例,告诉我们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适于成长的家庭乐园。

武汉十一初级中学校长王敏分享《寻找失落的钥匙》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