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事已高,写《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特别有力量》这本书不为职称、不为提拔、也不为名利。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对党有深厚的感情和信念,这是支撑我写完这本书的最大动力。”12月2日,现年77岁的宜昌市委党校退休教师、共产党员陈人海用这样一席话告诉记者他著书立说的最大原动力。
说起写书的初衷,陈老这样告诉记者,1991年春,他参加中央党校在北京举办的短训班。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于南告诉陈人海:“现在党史教学最需要一本适合县及县以下党员干部阅读的党史教材专著。”自此之后,陈人海就暗下决心,计划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党史教材,并开始谋划书稿结构,草拟写作提纲。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一直到1998年退休,他都停留在收集资料阶段。
退休后,陈人海把写书计划提上日程。2005年12月28日,陈人海坐在书桌前,拿起纸笔开始了写作。68岁的他不会使用电脑,只能借助于钢笔墨水,患有轻度帕金森症的双手颤颤抖抖,有时需要用左手扶着右手写作。寒来暑往,书稿就这样堆高了起来。
转眼间到了2007年的6月18日,陈人海完成了初稿写作。就在他潜心转入修改书稿的时候,频频预警的身体将陈人海击倒:2008年5月11日,他因肠梗阻和结肠癌住进宜昌市中心医院接受开肠破肚的大手术,出院时他整整瘦了5公斤。身体刚刚能够坐立,陈人海就又开始伏案修改书稿,老伴心疼地吵道:“70岁的人了,你连命都不要了啊!”他安慰老伴:“人活着,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说起陈人海著书的韧劲,他的老伴宋实凤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10年元旦,一大早陈人海带着孙女来到宜昌市新华书店天赐书城三楼书吧,面对一摞文献资料,聚精会神地进行注释、校订……到了中午,陈人海爷孙俩没有回家吃午饭,电话催了几次也不回。没办法,老伴只好叫女儿把午餐送到书吧里。在陈人海的家里,一间房内的一整面墙,全部做成了书柜,里面藏放着数千册名家经典专著和党史党建等各方面的资料书籍,大部分书籍里留有陈人海的批注和读后感的纸条,正是对这些典籍的学习,为他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6月,经过党史部门初审终审,六改书名、十易其稿,凝聚着陈人海心血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特别有力量》一书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陈人海的这本力作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82岁高龄的著名党史专家于南教授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特别有力量》是由小人物写的一部大作,是理论界增添的一部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