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都是枯燥艰涩的?当蜡烛、黑板擦、易拉罐、矿泉水瓶遇到物理,会发生怎样的奇妙反应?昨日,长江日报公益名师团走进钢城十一中,武汉二中广雅中学的物理教师郭新胜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向100多位初二学生展示了光的传播。
“物理对初二学生来说还比较新鲜,想要激发他们的热情,照本宣科行不通。”课堂上,郭新胜首先用激光灯在教室墙上射出一个绿色的小点,让同学们想办法怎样才能让这道光现形。随后,他拿起喷水壶,对着激光发射的方向喷水,在朦胧水雾中,一条绿色光线若隐若现地悬在教室上空,引得同学们阵阵惊呼。
郭新胜还鼓励同学们在课后亲手尝试做实验,用易拉罐实现小孔成像,用废旧水管体验光的折射,体验生活中的物理乐趣无处不在。“上课一定要走到孩子们中间去。”他表示,物理来源于生活,利用生活化的例子和实验,能够启发同学们去生活中发现物理,爱上物理。
这堂实验物理课让同学和老师们纷纷点赞。“这样热热闹闹的上课很有意思,我回家也要做做这些实验!”初二(8)班的侯钰婷说,郭老师把枯燥的概念讲活了,知识点上完课就记住了。
和同学们一起听课的物理老师吴萍表示,这堂课让她受益匪浅。她表示,郭老师用丰富的实验带动学生们观察,不仅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还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家都听得特别投入。“郭老师在授课中,会及时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当实验效果不佳,他会立即更换实验方式,保证课堂效果。这样的上课方法,需要大量的准备和深厚的功力,实在不容易”。
“长江日报公益名师团”是长江日报发起成立的公益项目,接受武汉市教育局指导,汇聚江城各学科名师,走进社会、走进中小学特别是薄弱学校,面向师生、家长开展形式多样、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公益讲座、辅导、交流等公益服务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