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课,不少非史学专业的同学,都会谈“史”色变。知识结构繁杂,大量需要记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他们对“历史”望而生畏。
怎样才能在历史课上抓住学生的心?“红歌有它本身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在里面,而且歌曲有旋律,有歌词,会比干涩的文字更加活泼。”2005年的一天,爱唱红歌的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长江开始了他的“红歌教学”征程。
每次上课前,刘长江会针对授课内容的历史背景、革命故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准备歌曲。“红歌教学虽说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但也不能瞎唱,又有的放矢,例如《黄河大合唱》展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壮阔图景。讲什么课,唱什么歌,心中要有一杆秤。”“第一次上课,就被刘老师的歌声给震惊了,俨然就是高音王子。”传媒学院2011级学生孙权说,有一次,老师在讲述红军在陕北革命生活艰苦的历史时,张口就来了一曲陕北民歌,很有感染力。
从最初自己唱歌,让学生充满新奇和亲切感;到后来布置跟课程相关的红歌,让同学提前预习,课堂上大家一起合唱。刘长江通过融入多种教学元素,使学生们学习积极性有了提高,活跃了课堂气氛。
这些年,刘长江坚持他的“红歌教学”,唱了数百首红歌、近两千次。为了表彰他的红歌传唱教学法,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专门举办过“长江红歌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