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武汉体院收到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发来的一份喜讯:在9月份进行的钢架雪车国家队选拔中,武汉体育学院学生龙承凤、陈梅芳和杨康从121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入选了中国第一支钢架雪车国家队,武汉体院从而和广东一起成为为本届国家队输送队员最多的单位。下月9日至12月24日,龙承凤等3人将和其他7名国家队队友一起,赴加拿大和德国集训。
选拔
外教自制木头雪车
9月下旬,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召集全国121名从事田径、摔跤、滑冰、滑雪、篮球等21个项目的运动员,在北京延庆参加组建钢架雪车国家队的选拔。武汉体院派出20余名学生参加,最终,龙承凤、陈梅芳入选女队,杨康进入男队。
中国此前还没有钢架雪车国家队。首支国家队的第一任主教练是温哥华冬奥会该项目男子个人亚军、加拿大人杰夫·佩恩,此次选拔也由他制定测试项目。
据了解,测试进行了一天半。首日的体能测试包括9项:60米短跑、立定跳远、原地摸高、前抛铅球、后抛铅球、五级跳、劈竖叉、坐位体前屈以及专属于钢架雪车训练项目的颈部练习。而在第二日上午进行的推车测试中,因中国队还未采购钢架雪车,佩恩便自制了一辆木质训练车供选拔使用。
入选
颈部练习是个挑战
“参加测试有可能进入国家队,这么难得的机会,肯定要试试”,这是龙承凤、陈梅芳和杨康在报名参加选拔时的共同想法。此外,“新奇”也是吸引这些年轻人的理由之一。由于该项目有一定的危险性,龙承凤是在说服了妈妈后,才参加测试的。
龙承凤读小学时开始接触田径,如今是武汉体院校田径队100米栏组队员。谈起测试,她说:“其他8个项目相对简单,颈部练习比较特别,我从来没见过。当时教练在我耳朵上方绑上一圈绳子,绳子下面吊着15公斤的杠铃片,要用颈部和背部撑住。教练要求保持45秒,但是绳子有点滑,我坚持了35秒就掉下来了。”
龙承凤坦言对于钢架雪车并不熟悉,选拔前才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好在拥有近十年运动经历,对于这项陌生的运动已经有了感觉:“运动员趴在雪车上比赛时头都要扬起来,这对颈部和背部的力量要求很高。另外,通过推车测试,我感觉对大腿力量的要求也非常高。”
同样专攻100米栏的大一新生陈梅芳也有相同感受:“我们练短跑的在跑跳上都有优势,但颈部练习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杨康现在读大三,来自恩施,他高中时练田径,考进体院后又开始学习羽毛球。“我不是专业运动员,也没有专门训练的项目,这次能入选有些意外,也很激动。”杨康说,他的体能和力量比较足,这或许是能够入选的主要原因。
揭秘
趴着也能比拼速度
钢架雪车项目,是运动员头在前,俯卧在冰橇上,利用安装在专用比赛靴前部的防滑钉控制冰橇的运动方向或制动的运动项目,其最高时速可达140千米。中国在冬奥会上还没有参加过该大项,此次组建国家队,也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滑雪二部部长安林彬介绍,首支钢架雪车国家队队员都在17至23岁之间,目标直指2022年北京冬奥会。
安林彬说:“国际雪车联合会规定,23岁以下是青年运动员。7年之后,2022年最大的运动员年龄是30岁,这也是容易出成绩的年龄。这是根据我们外教的建议选择的,他在36岁时拿到了冬奥会亚军。”
钢架雪车在冬季奥运会的设项为男子单人、女子单人两个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