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志愿者参与新洲暑期爱心支教
发布日期:2015-07-26 08:53:00 来源:长江日报
“老师老师,如果我们表现好的话,您今天就不要走吧!”
“那明天也不要走。”
“一辈子都不要走!”
7月24日上午是新洲“小时候·希望家园”暑期爱心支教的最后一课,在新洲凤凰镇活动室里,孩子们高声喊道。
今年是新洲区开展第二届“小时候·希望家园”活动,武汉科技大学60多名学生志愿者来到新洲,陪800多名留守儿童过暑假。志愿者在汪集、凤凰、阳逻、旧街等留守儿童集中的街镇社区设立了13个支教点,每个点招收六七十名6岁到14岁的留守儿童。
18岁大学生何晞所在的凤凰支教点,有个叫程伊琳的6岁女孩,刚从外地搬来凤凰镇,语言不通,又不认识其他小朋友。刚带她来教室时,她一个人站在最后一排,怎么都不肯上课。经过几个支教学生开导,教她折纸、唱歌、跳舞,她慢慢融入了这个环境,变得主动、自信起来,“每次表演时她都要站在舞台正中间。”“她的妈妈特别感谢我们,知道我们要走了,她妈妈都哭了,说很舍不得我们,也很感谢我们能够让她女儿重新找回开朗自信”。
据悉,在阳逻、汪集、李集、旧街支教点,因为是第二届,很多家长5月份就跑到社区问支教生什么时候来。在汪集街陶嘴村,在活动室外等孙子的一位老人说:“儿子儿媳长年在外务工,去年孙子就参加了,个把月后孩子明显变得开朗活泼,又有礼貌。以前一放暑假我就发愁,今年一听说还要办,我马上为孙子报了名,希望这样的活动年年搞”。
“看似我们比孩子大,其实,这20天是孩子们在教我们。”参加此次支教活动的大一学生康怡妍说,她今年17岁,在凤凰镇支教,主要教孩子趣味英语。“孩子们跑来给我送他们亲手做的折纸,然后迅速消失,偷偷站在角落里观察我的反应。他们其实心里什么都懂,只是缺少关注和爱,所以他们性格沉默,不自信不主动,也不善于表达。”20天的支教生活后,这些孩子都变得大胆主动了,敢在台上唱歌跳舞,敢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就连最后的文艺汇演,主持人都是小朋友们自己。
据悉,“小时候·希望家园”是新洲区团委联合大专院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进驻社区、村组的活动,实现了大学生志愿者、中小学生、“五老”牵手互动。活动资金由新洲区团委及新洲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连续两届活动受到百姓点赞,认为是惠民利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