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共316名学生,就我们调查了解到有五成学生从不主动找父母说话,这个现象让校方很是忧心。”四美塘中学德育校长雷茂生表示,针对这种现象,校方在学生新学期正式开学前,给全体在校学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和父母谈一次心,谈心完后学生需写感想,家长也需要签名并对此次的谈话做评价。近日,这项特殊的作业“感想”陆续上交,不少家长在感想评价栏中写下“非常感动”、“抱着孩子流下了眼泪”……
▲源起
五成学生不愿和父母讲话
布置这个作业的缘由是——上学期一名学生为了点小事,突然离家出走,四美塘中学德育校长雷茂生介绍,孩子出走后虽然很快被安全找回,但他和孩子谈心了解到,长期和父母“零交流”状态,才是导火索。经过此事后,雷校长对全校孩子和父母沟通情况做了摸底调查,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除了索要零用钱等必须的事情外,全校五成学生都不主动和父母说话。
雷校长意识到形势很严峻,“孩子不和父母交流,父母也借口工作忙疏忽了和孩子的沟通,那就说明这部分孩子青春期中的家庭教育是完全缺失的。”雷校长说这种“零沟通”状态时间一长,孩子表现出来的特质就是自私、不懂感恩、和父母易发生摩擦等,情况再严重点就可能会发生离家出走等事故。
▲开方
“和父母交流”变成德育作业 为缓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良状态,四美塘中学领导班子成员策划出一份特殊的“德育作业”——“和父母谈心一次”,在本学期正式上课前,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到位。
怕学生们反感这项特别的作业,作业的设置并没有“简单粗暴”。校方首先要求孩子当一天家,安排一日三餐及休闲娱乐的费用,再由此算出家庭一月的大概开支。第二步则是在父母的指导下,为父母做一餐饭,要求荤素搭配,菜式多样,推荐四菜一汤。第三步则是给全家洗一次衣服。第四步是跟随父母上一天班。做完上述所有后,才能进行最后一步——和父母进行一次谈心。
通过收上来的作业反馈来看,“成果”让该校的校长和老师们都非常高兴。孩子们拍摄了和家长一起做饭、上班的照片,照片中,家长握着孩子的手和他们一起炒菜,一家人坐在桌前微笑着吃饭。不少家长在反馈中写道,对孩子愿意主动开口和家长聊天,感到非常开心,有的甚至“抱着孩子哭了”。通过这次深入交流,孩子了解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父母则了解了孩子的所思所想,双方的反馈都常好。
▲调查
“最熟悉的陌生人”是父母
无独有偶,记者注意到近期有学者做了一份课题研究——《中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调查研究》,他们分别对数百名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结果和四美塘中学的调查结果非常一致,有50%以上的学生与他们的父母是极少沟通的,而经常和父母交流的,只占了10%左右。其中,代沟问题、父母对子女学科成绩的过度关心以及家长头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造成现代中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障碍的三大原因。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今年高考中,成绩处于金字塔尖,成功考入北大清华的我省顶尖学子,“和父母聊天”却是必修课。
我市理科状元,省实验中学甘草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和妈妈无话不谈,恨不得天天打电话,妈妈就是自己最好的“闺蜜”。但甘草妈妈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孩子平时的生活,如乒乓球水平精进了没有,何时能懂得打扮,穿条漂亮裙子……
“北大新生”,考入北大物理学院的任阳泽认为如今取得好成绩,最感谢的人就是妈妈。“没有妈妈成为我的精神垃圾桶,考试时就不会感觉那么轻松。”
任阳泽的母亲闫凤娟表示,自己再忙,每天都会空出时间听儿子说话。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打断,多听少发表意见。她说,在交谈中,要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不要对孩子说任何轻视和放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