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源于童话故事《皇帝长了驴耳朵》,被用于代指袒露心声、宣泄情绪的地方。近日,网上出现了多个大学生设计的“虚拟树洞”,可供同学通过微信、人人网账号在网上吐槽,吸引了很多学生关注,有人匿名倾诉“不能说的秘密”,有人爆粗口大骂不敢当面骂的人,大量负面情绪和过激言论在校园中引发热议。
“虚拟树洞”流行自言自语
5月18日,一名武汉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网络树洞”里,已经有1700多位学生关注,有人自述花心:“一个女生貌似喜欢我,白富美一个,我有点不忍心拒绝,但女朋友我也很爱。”有人发表对同学的不满:“航海楼610后排的那几个男生,请你们小声点好吗,别人在自习,戴着耳机都能听见你们的声音!”“同学欠钱不还,好烦躁!”
此外,还有学生专为大学里表白和分手的恋人设计了“网络树洞”,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在人人网上都出现了“表白树洞”,华师大有学生吟诗传情:“我闻××已三月,朝思暮想逾白天,人人QQ刷百遍,只为多看你一眼。”也有学生在“分手树洞”里指名道姓大骂同学抢自己的恋人,火药味很浓。
学生称“树洞”负能量爆表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树洞”的主要设计者、该校计算机学院大三学生朱勃告诉记者,设计“树洞”的初衷是希望帮助同学宣泄情绪、释放学习压力,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但“树洞”的内容显然不在他预期之中,该校材料学院大一学生刘伟近期一直在关注“网络树洞”里的吐槽:“我已经经受不了那个树洞的刷屏啦,很多无聊的信息。因为是匿名发言,宣泄的情绪负面居多,各种负能量让人看不下去。”
地大机电学院大二谭祥利同学说:“在网络平台上温情表白挺好的,但分手、小三这样的隐私就没必要拿上去说了,毕竟感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专家建议学校设置宣泄渠道
对于大学生通过“网络树洞”倾诉隐私的现象,华中师范大学著名教育专家范先佐认为,宣泄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学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和自尊,尤其是涉及感情的问题,不宜闹得满城风雨,否则对自身和对方都无益处。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叶显发教授认为,大学生发泄情绪或舒缓压力很正常,但不宜在公共的网络平台传播负面信息,甚至不正确的价值观。他表示,现在基本上高校都有心理咨询室,但供学生宣泄情绪的渠道还是太少,如果能设置类似击打运动、定期交谈等疏导学生心理的内容,将有助于学生自我发泄。
采访中,“网络树洞”软件设计者之一朱勃也表示,下一步他准备对负面情绪和过激言论进行适当的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