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全校海选授课教师 校长评课后方能登台
发布日期:2013-05-07 07:25: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武汉长江职业学院本学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人类文明的源与流》。与众不同的是,这门课程一改往日由一名老师授课的惯例,从全校海选授课老师,最终有9名教师入选,共同承担这门选修课的讲授。在每次上课之前,校长还亲自听课,提出改进意见后教师才能登台讲授。
   
  正因如此,原本设定60人的课堂,因为有了“豪华教师团队”授课,最后成为该校学生选修课大热门,居然有600多人选修,校方不得不开设分课堂。

  校长评课后才能上讲台

  本学期开学初,该校校长田巨平教授主持选修课专题会议,学校决定以公选课《人类文明的源与流》为突破口,大胆探索课堂改革。授课老师竞争上岗,校内没有合适教师可以在武汉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选聘。
   
  田巨平说,课堂人数不在多和少,关键看讲台上有没有大师、名师、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位曾担任过本科院校多年教务处处长的博士生导师亲自当起“考官”,开始从全校遴选合适的授课老师。

  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通过院系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挑选了15名教师作为首批试用教师,田巨平数次参加备课会,从该门课课时数、讲座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详细论证,通过集体备课会试讲、专家评定等方式,最终确定了9名综合素质高、课堂效果好的教师授课。
   
  老师上讲台之前,田巨平必须先听一遍,满意了才让老师上讲台。每名教师试讲后,田巨平总是在鼓励的同时,提出许多改进意见,并告诉他们:“每次讲课我都会在现场当学生。”

  授课教师感觉如同在打擂

  由于9名老师同上一门课,老师的压力很大,犹如一场教师“课堂擂台赛”。校办副主任苏恩涛说,自从接了这个任务,光辅导书都买了几本,进了无数次图书馆,总担心学生不满意。通过大量准备,现在心里有底了。
   
  选修课是学生自愿选的,讲得不好,学生会退场。毕业于武汉大学的语文教师徐佩说,在备课时除了大量准备资料外,还找了不少学生聊天,问需于学生、问计于学生,“学生给我提了不少好的建议”。
   
  随着公选课教师“课堂擂台赛”的展开,9名教师纷纷互听其他老师的授课,以便“知己知彼”,及时调整策略,以免讲台上败擂。

  该校教务处长苏龙说,9名教师上完同一门选修课后,还要通过学生综合评议,淘汰学生不喜欢的老师,充实新鲜力量,逐步形成这门选修课的教师团队。该校学生处负责人称,目前已经又有多名教职工推荐了几名教师,因此擂台“打得真有点激烈”。

  首堂课后学生普遍叫好

  原定60人选修的课程,由于精心准备,很快吸引了600多名学生选修,学校不得不开辟两个大课堂专门讲授。
   
  上周,官灵芳副教授作为这门选修课的首位主讲人,为600多名学生开讲《两河流域文明的演进》。
   
  课堂精彩,自然有吸引力。该校播音与主持专业大一学生吕威说,听了第一课,觉得很值!要是必修课也能这样上,那就太好了。机电专业大一学生戴文杰说,老师的授课确实让人满意。以往的课堂总有学生翘课、溜课,但由于课堂效果好,这堂课没有一例中途开溜的。
   
  在一片叫好声背后,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该校学生处及学校新媒体工作室在第一时间开展了学生听课效果调查,部分学生坦诚地谈出自己的建议——会计电算化专业大一学生冯文胜说,由于讲座时间短,历史跨度数千年,加上国外名字、地名又多又长又难记,希望老师课前网上公布参考资料,以便先学习、了解;汽车技术与营销专业大一学生杨凯则建议老师把一大串难记的人名、地名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以加深印象;摄影专业大二学生张载希望讲座中互动环节更多一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多与老师沟通;会计电算化专业大二学生杨晓凤说,课堂可以再生动点,课堂感染力要更强点。

全校海选授课教师 校长评课后方能登台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