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翻手为苍凉 覆手为繁华 严歌苓做客武汉大学谈文学
发布日期:2012-10-14 08:48:00 来源:楚天金报

  12岁从戎,成为部队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变身战地记者,如今转身成为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昨晚,被称为“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的知名作家严歌苓,应邀做客武汉大学,为高校学子纵论文学创作。

  故事背后有自己的思想

  昨日的讲座现场人山人海,面对台下热情的学生,严歌苓坦陈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在虚构的故事背后,我才能展现自己的思想,才能学会用尖锐的问题去追问自我。”

  严歌苓说,她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所要传达的信息都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对她而言,能通过文学创作,“使那些虚拟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是一件很爽的事。”

  作家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己的阅读,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写作。”严歌苓笑着说,“这就是作家的生活方式,你必须适应这样的生活方式,才能成为一位有深度的作家。”直率的严歌苓,并未因为现场学子们对其狂热的仰慕而隐藏自己。她坦言:对于剧本创作和小说创作,她是又爱又恨。《金陵十三钗》、《危险关系》,随着近两年这些由严歌苓编写的电影在全球热映,让曾为多部电视剧和电影担任过编剧的她,在影迷和粉丝心中的形象更加伟岸与神秘。不过昨日在讲座现场,严歌苓却直陈了自己的无奈:“对创作剧本,我是又爱又恨,因为电影剧本的创作不可能将小说里想要传达的信息深刻地表达出来,因为电影要加入一定的娱乐因素,而且电影本身就是导演的艺术。”

  她以最近热映的影片《危险关系》为例说:“电影中删掉了很多我十分满意的台词,在我看来这些台词对剧情的推动和我人物的塑造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对此我感到惋惜。”

  现场指导学生写作

  在现场的交流环节中,学生们异常涌跃。

  有学生站起提问:“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如果没有灵感,卡壳了怎么办?”严歌苓笑着说:“我的老师曾教过我两种方法:一种就是转化叙述的人称,寻找叙述的灵感;另一种就是不要逼自己,保持创作的自然状态,任由自己去讲故事,看能将剧情发展到什么样。此外,多读读书也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为莫言感到骄傲

  现场有学生问及严歌苓当前热门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她微笑道:“莫言是我的同班同学,他能获奖,我也感到骄傲自豪。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很有天分、很纯粹的人,他对于小说的创作可谓孤注一掷。这也是他之所以可以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

  而对于自己是否有冲击诺奖的愿望,严歌苓则淡然表示:“其实我在每次创作结束时,都有一种很high的感觉,这比拿到别人为我发的奖更开心。”

翻手为苍凉 覆手为繁华 严歌苓做客武汉大学谈文学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