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武昌区小学生享十项减负权
发布日期:2012-08-28 09:02:00 来源:楚天金报

  每天睡足10小时,可拒绝完成不符合规定和规律的作业,可不参加违背成长规律的竞赛及培训……这个新学期,武昌区教育局明文赋予该区5万小学生10项“绿色减负”权利,以求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小学生享有十项权利减负

  记者8月27日了解到,该区小学生减负十项基本权利包括:在课堂中得到公平的关注,获得安全、快乐和自信的权利;拥有课间休息和参加“阳光一小时”的权利;不接受(变相)体罚的权利;不做不符合规定与规律的作业的权利;拥有每天睡眠10小时以上的权利;拥有健康交友、阅读、游戏和了解社会的权利;在学生和家长的引导下自主安排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的权利;拥有选择和发展自我兴趣爱好、不参加不符合规定和成长规律的竞赛及培训的权利等。

  “开学后,区内小学要将十项权利告知学生,让学生们懂得行使权利。”武昌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作为教师也有相应的十项基本能力,如公平对待每位学生、记住他们的名字;不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与家长有效沟通,保障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1小时锻炼等。该负责人称,对于减负一些教师很困惑: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缺少方法,实际上没有一个老师愿意用作业为难孩子,“我们会征集100个减负金点子,供全区教师借鉴学习。”

  家长对减负权并不看好

  记者了解到,当前武汉市小学生的校内课业负担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无法提升课堂效率,将任务转嫁到课外;二是部分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有限,布置重复机械性的作业;三是在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时,教师临时抱佛脚,布置的作业陡然增多。
   
  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减负的要求下,小学生校内课业负担在减少,但整体负担却没有减,甚至有增无减,因为校外的课业负担不断增加。不少小学生的休息时间被校外培优补习、家长额外布置的作业占据。
   
  对于小学生拥有减负权利之说,一些家长并不看好,他们认为“择校热”不降温、升学压力不减,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就无法减负,学校减下来的时间肯定会被课外的任务填上。

  各校将开设减负热线

  面对超负荷的培优、各类奥赛,家长剥夺休息时间,小学生能否捍卫减负权利?面对这个问题,8月27日,几名仍在培优班里奋战的小学生笑而不答——在家长的要求下,他们在补习班里度过了“第三学期”。面对家长的权威,小学生能谈减负吗?
   
  对此,武昌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学后一段时间,会派出小组进驻小学,以不记名的方式向学生了解减负情况,“校内的负担我们可以控制,对于校外培优、家长额外布置的任务,我们目前只能劝说引导,一步步来”。据介绍,该区各小学将开设“绿色减负”热线,对于学生反映的校外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班主任须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争取理解,竭尽全力帮学生减负。

武昌区小学生享十项减负权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