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保送北京大学武汉伢 赴波兰义务讲解中国文化
发布日期:2012-08-10 09:20:00 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外国语学校应届毕业生周舸被保送北京大学。这个暑假里,他到波兰做了一个半月国际义工,给当地学生讲中国文化。昨日,17岁的周舸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这次波兰之行。

  高中时,周舸曾听过别人介绍全球最大的学生义工组织AIESEC。他希望这个暑假能通过该组织到国外做一段时间义工。

  从申请到最终获批,前后经历了几个月时间。很快,波兰方面安排了对周舸的远程视频面试。武汉外校学生的身份,加上保送北大语言类专业,让他具有一定的优势,最终入选。

  周舸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义工首先在当地接受了3天培训,之后开始在当地学校讲授中国文化。

  在波兰的6个星期里,累计有超过500名波兰学生听过周舸讲课。武术、饺子、旗袍、书法等,是周舸向波兰人展示的中国标志性文化元素。他还给当地学生带去了小灯笼、中国结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

  周舸说,波兰很多学生喜欢中国文化。每次离开一所学校时,学生们对他都依依不舍。

  有一次,周舸教波兰中学生写汉字,写了“一”、“二”、“三”、“四”之后,问:“谁知道‘五’怎么写?”现场几十名学生举起了手。虽然没有一个人写对,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周舸很意外。

  周舸说,很多时候,因为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太高,他的讲授被迫中断。这让他感到中外学生的不同。

  6周时间里,周舸按照安排先后换了3个不同的家庭。

  有一个家庭里的妈妈希望能与周舸聊天,但不会说英语,只好请女儿做翻译。她讲完波兰话后,就在旁边一脸期待地看着女儿,迫切地想知道周舸的想法。

  一次上课,因要与同伴演示中国结婚典礼仪式上的“交杯酒”,周舸看到借宿的波兰家中刚好有一套很别致的杯子,提出借用。

  周舸借到手后,这家的孩子告诉他,那是父母收藏的一套杯子,平时是不用的。可是越担心越出事,周舸在课堂上演示时,其中一个杯子竟不小心摔破了。拿着破杯子去道歉时,为博得女主人的欢心,周舸和搭档把自己打扮得很“搞怪”:“我把从国内带去的小灯笼挂在耳朵上,一手托着一盒中国茶叶,一手拿着摔坏的杯子,然后讲解了事情原委。”正当他们忐忑不安时,女主人开口安慰道:“那套杯子其实不值钱。”听到这句话,几个人竟一下子拥抱在一起,眼睛都湿润了。

保送北京大学武汉伢 赴波兰义务讲解中国文化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