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社团文化 感受中国经典
昨日上午,为期8天的武汉大学第三届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在珞珈山开幕,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名中、外学生社团骨干,将在武汉展开深入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
据介绍,此次国际交流活动共邀请了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在内的各国名校大学生社团负责人及学生会主席等学生干部参加。活动期间,中外大学生们将共同探讨极地环境问题,评点当代中西方文学作品,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体验琴棋书画、剪纸、简帛、武术、茶道等艺术魅力。同时,他们还将就各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特色文化、活动种类等学生活动组织的经验进行探讨与交流。
提起社团,美国常春藤理事会的达特茅斯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主席刘邓扬介绍:美国高校大学生社团与中国高校学生社团一样,也分为校方注册团体和学生自发兴趣团体两种,经校方批准注册的学生社团,同样也会定期从学校获得活动经费,在校生人数越多的高校,社团的数量也越多,例如,目前美国最大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共有学生社团约1000个,而达特茅斯大学的社团数量仅120个左右。不过,与中国多数高校社团不同的是,西方高校大学生社团要想“生存”下去,仅靠学校拨款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多是依靠举办各类商业活动自己赚取活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