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武汉“二月调考”考生基本适应
发布日期:2012-02-23 09:08:00 来源:楚天金报

  今年,湖北省将举行高中课改以来的第一次“新高考”,高三考生拿到的试卷将与去年高考试卷有许多新变化:首次出现“选考题”,理综三科分值有调整。那么,考生能适应“新高考”吗?首次“新高考”会不会影响考生的成绩?记者从2月22日举行的武汉市高三“二月调考”质量分析会上获悉,武汉市高三学生基本适应“新高考”试卷,但其中出现的“三大不足”应引起重视。

  总体成绩还不错

  今年2月9日、10日,武汉市高三学生参加的“二月调考”全仿真模拟“新高考”考试,考试题型、题量、内容范围及答卷样式与“新高考”试卷完全一致。武汉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主任曹松林表示,该市第一次对调考试题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

  “从此次调考情况来看,全市数万名高三学生已基本适应了‘新高考’试卷,发挥正常。”曹松林称,“二月调考”考试结果显示,高三备考情况总体向好。据预计,与往年相比,今年高三学生的高考上线率至少稳定在前几年的平均水平。而且从模拟考情况看来,有些区的高考情况可能好于往年,考生对此应有信心。

  文综理综失分多

  尽管情况不错,但考生在模拟考试中仍出现不少失误。曹松林主任介绍,考生普遍出现的失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物理由120分调整为110分,调整后的侧重点是力学、电学,实验考查技能难度提高;化学由108分调整为100分,化学用语要求有所降低,计算方式考查加强。增加了选修4为必考内容;生物由72分调整为90分,题量增加,部分能力要求有提高,尤其是“遗传学”。从阅卷情况看,生物题得分情况不理想。

  二是文综政治卷“政治生活”要求有降低,增加了“文化生活”;历史卷增加了4个选考题,卷面阅读量大。地理卷选考题有开放性试题,“无图不成题”的传统被打破,阅读量增加。对文综科目,文科生普遍反映不适应卷型的变化,从以前的“地理、历史、政治”调整为“地理、政治、历史”尤其是题量的增加,让学生感到很吃力。

  三是考试节奏把握不好。部分考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由于增加了“选考题”,读题有所增加,有的考生往往因为一道题被卡住显得心慌意乱,后面的题目虽然简单,却没有时间去解答。

  新理综待建平衡

  今年高考,由于理综三科分值调整,物理、化学减少,生物增加,一些考生反映生物题量大、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对此,武汉市教科院专家建议:新的“理综”课时平衡需要重新建立。有的高中减少理化课时,增加生物课时;或者理化课时不变,另增加生物课时。专家表示:“由于增加了选考题,考生的读题量增加,考生的答题技巧和熟练程度十分重要。”

  专家建议,复习时,对选修1—A的知识点要优先,选修1—B次之。此外,考生答题中还暴露出字迹潦草,写错别字。网上阅卷,阅卷老师的眼睛会特别疲倦。如果字迹潦草,将严重影响老师的视觉感受和阅卷心态,从而可能影响考生成绩。错别字现象在各个学科都不同程度存在。

  复习重在抓基础

  武汉市教科院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第一年“新高考”的基调是平稳过渡,应该不会太难,复习的重点应该是抓缺漏、抓基础、抓审题、抓心理疏导。每一个考生都有自己的薄弱环节,这往往是考试的失分点。现在要重视查漏补缺,补上“短板”。考卷百分之六七十的题目是基础题,基础题不失分,就等于正常发挥。临近高考,部分考生会产生焦虑情绪,应适当减压,及时疏导。

武汉“二月调考”考生基本适应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