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武汉工程大学了解到,由该校党委书记吴元欣领衔主持的科技成果《云南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我国胶磷矿开采中的问题。
吴元欣介绍,磷矿石是生产磷肥的主要原料,庄稼生长离不开它。可以说,磷矿业的开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磷矿石第一大需求国,年消耗磷矿石5000万吨,年采出富矿约3000万吨,剩余富矿仅能维持十多年开采。
近40年来,在国内资源禀赋差和磷肥价格受限、国外无可供引进的技术多重压力下,大部分矿山企业选择了“采富弃贫 ”的开发模式:不仅造成了磷矿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矿山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
10年前,武汉工程大学(当时为武汉化工学院)就有一批专家远赴云南,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环境友好型中低品位胶磷矿成套选矿技术。如今,这一技术已开发出来,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应用本技术,云南磷化集团近三年共计增加磷精矿产品1358万吨,处理中低品位胶磷矿2160万吨,使原来被丢弃的“废物”变为资源,极大地提高了磷矿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