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湖北省共有30785人在华中科技大学等6个考点,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录用公务员考试。加上26日参加了相关考试报考的7个非通用语职位和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人员,今年湖北参考人数比去年下降了约4000人,参考人数减少逾一成。
据了解,不仅湖北,今年全国实际考生人数也在缩量,较去年减少了近50万人,录用率约为53:1。省公务员局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报考“门槛”略有提升,如省以上职位都需要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等,使得部分考生被挡在“国考”门外。
微博、通货膨胀入题
11月27日上午11时,行政能力测试考试结束后。有考生称:“很有时代感,微博、蛟龙号、通货膨胀都入题了”。今年总题量与去年保持一致,共135道题。“难度和去年差不多”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的小刘参加过去年的国考。他说:“由于准备得比较充分,和去年相比,看上去没有太大变化”,翻开试卷后,内心很平静;数学专业的小王则回忆,有一面卷子仅有两道题目,每题至少有300—500字,他认为阅读量加大了,让自己看着眼晕。
在湖北荆州工作的刘先生则称,上午的考试有1/3内容没有完成。最后两道材料题完全放弃了,尽管知道这类题目分值比较高。他懊恼地说,太想求全,结果得不偿失:“行测时间好紧啊,考题紧扣时代主题,有关十二五规划、文化、环境保护等话题呈现!”
下午的申论考试,以当下社会舆论热点为主要议题。考生张先生认为,他在此次考试中对于社会道德重建等热点问题都有“抓准”,但由于每题考题的具体要求千差万别,热点考点的侧重面各有不同,以至于可能会在作答的细节上丢失一些分数。
考题试水专业化路线
此次国考为分级分类考试,按中央机关招录职位区分为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单位)等三类,在考试内容和招录政策上都有所区别。针对专业性较强和非通用语职位的招录单位,除了考公共科目,还要根据需要设置专业科目考试。今年,“国考”首次对银监会系统的职位提前一日准备了“特殊考卷”,并将单独划定公共科目的合格分数线,以保证专业人才的录用。
据分析,这种方式使专业课考试从形式上到内容上都向专业化迈进了一大步,这应该会成为未来国考甚至各地方公务员考试的一个发展方向。
据了解,公共科目笔试的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可于2012年1月上旬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名单将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共占50%。
46个职位“千人求岗”
从数据上看,与往年相比,今年国考参考热度似乎有所下降。但华图教育集团质控总监张伟认为,报名人数减少与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有关,但不能就此判断“国考热”降温,相反,今年的竞争可能更激烈。
据了解,今年报名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各招录机关根据职位需求,设置了更加科学合理和具体的资格条件,报考人员必须有针对地报考相关职位。今年的政策则更加明确: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特殊职位外,全部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卡住了部分考生。
和往年一样,考生报考职位仍是冷热不均。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有46个招录职位的报考比例超过1000∶1。与之对应的是,海关、国税、气象、海事、民航、铁路公安等直属机构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的职位,报考比例相对较低,极少数岗位甚至无人报考。
另外,此次国考的另一大特点是对“品德诚信”的重视。据了解,今年将加强录用考试安全管理,完善公务员录用违纪违规人员信息库,对考试中作弊、弄虚作假等违规现象进行收录。省公务员局有关人士表示,这个“黑名单库”实现了全国联网,供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招录时使用。即使在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有“不诚信”行为的考生也不得参加中央机关的公务员考试。
考场周边催生“热拼族”
华中科技大学是湖北省最大的考点,11月27日共计有8900人参考。早上7时3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华中科技大学西十二楼外已经站满大量的考生。8时,考生从各个方向不断涌向考场附近。8时30分,考场门前就几乎站满了考生,手拿准考证和身份证排着队准备入场,人流排成了蜿蜒的长龙。考场楼前,排队的私家车和公务车绵延数十米。
26日晚,记者走访了华科大附近7家酒店,都称已经客满。光谷一家酒店前台服务员拿出厚厚一叠订单,告诉记者,很多外地考生从21日就已经通过网络提前定满。
记者看到,平日价格在100元左右的小旅馆,老板开出200元左右的价格,并告知客满。此情此景让一些考生三五成群一起“拼房”应考,位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附近的酒店生意也格外红火,本来不算高档的酒店也都火了,入住率翻了2-3倍。
此前数日,在公务员论坛上也早已掀起了“拼房”潮。6个考点,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考点较为偏远,拼房的较为集中。一位女考生发出拼房信息,希望在文华学院附近3公里内,寻找一家有双床房的酒店,平均每人费用不超过100元。
除了拼房,更有拼车、“拼饭”。汉口后湖的李先生头天看考场时,认识了一个住后湖的考生,于是两人一合计,拼车。11月27日,考场校内外的饭馆人多得让人望而怯步,学生食堂更是人满为患,许多考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食堂内以往一个人坐一桌的习惯不复存在,不少互不相识的人一人点个菜,开始拼饭吃,既填饱了肚子,又交流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