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座提前几小时出门,午饭常在公交车上解决
既要到本校其它院系“蹭”《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课程,又要到武大华科大赶听《孙子兵法》、《心理学》等课,华师传媒学院英语系大一新生张娱,因此被同学戏称为“蹭课姐”。记者近日获悉,开学两个月来,不少大一新生当起了校园“蹭课族”。
张娱的包里有张特别的课表,里面用红色字体标注的是本专业课程安排,而用黑色字体标注的则是蹭课的时间与地点。“我最喜欢武大教授陆保生的《孙子兵法》,每次为抢个座位都得提前数小时出发。”张娱表示,为了蹭课,有时候午饭经常在公交车上解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大一新生张艺玮常去“蹭”该校“会计学”课程,张艺玮认为:“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才,利用大学有利的资源多学东西才是王道。”
据华师传媒学院学生社团日前针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武汉十所高校100名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共有73名大学生表示蹭过课,其中大一学生48名。59%的人“蹭课”是为了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和从业能力;32%的人是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去“蹭”课的。
华师传媒学院院长沈振煜说,“蹭课”有利于扩展知识面完善知识体系,促进学科交叉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老师提醒,大学生不能因为蹭课分散了学习本专业课程的精力,否则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