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庭作业,我回家打羽毛球去了。”9月14日放学,武昌实验小学五(3)班学生彭文昊,高兴地说道。
本学期起,武昌实验小学将每周三定为“无作业日”,这是该校于2009年在全国首创“无统一书面家庭作业班”(本报曾多次报道)之后的又一减负举措,在我省中小学尚属首次。
每周三,全校不留作业
不带任何作业回家——孩子心中的这个小小心愿终于成真。
上周三,是该校的第一个“无作业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四到六年级的10名学生,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说:没有家庭作业很“爽”。“平时回家后要做半小时左右的作业,但上周三没作业,我就去锻炼了。”四(B)班学生刘海林说。六(1)班卢婧一说,上周三她看了有趣的课外书。
校长张基广介绍,每周三,该校所有科目教师都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以保障学生有充足的课外时间玩乐或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没有作业不是目的,此举在于激励老师在课堂做到精讲精练,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
没作业?家长有喜有忧
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家长支持“无作业日”。六(2)班学生干瑞霖的妈妈认为,孩子在课堂上完成了作业,回到家就可以适当娱乐一下。但也有人担心孩子“太放松了”。一名王姓家长说:小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如果没作业,就只会想着玩。“我还是会让孩子做一做与当天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
尽管小学高年级的师生面临一定升学压力,但五(2)班班主任何礼依然觉得“无作业日”很有意义,“高年级的家庭作业相对较多。周三给孩子们自由的时间,做他们喜欢的事,更有利于调动其学习兴趣。”
新探索,“无作业”能走多远
教育部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但实际上,不少小学生作业量远超这一规定。
相比“无作业班”,张基广认为“无作业日”更有现实意义,“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周一天,可行性也比较强。”他表示,今后学校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让“无作业日”走得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