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最怕作文女生”创新作文竞赛折桂
发布日期:2011-09-03 08:33: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最怕写作文,更怕写“应试作文”——谁能想到,这样一个“50分的作文经常只得30多分”、“初中三年一直被作文拖后腿”的女生,在北京大学上月举行的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中一举夺得特等奖。作为我省唯一的特等奖得主,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5)班女生涂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对自由写作的热爱:“我喜欢无拘无束,不受条条框框限制地写作。可是,写考试作文像猜谜语,一旦猜错了命题者的意思,就会满盘皆输。”

  “最牛作文”两个半小时出炉

  这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共吸引了全国80万中小学生参加。作为全国5名特等奖得主之一,涂婕因此获得了1万元奖金和北大自主招生考试资格。

  戴着一副眼镜,说起话来滔滔不绝。16岁的涂婕看上去稚气未脱。但在题为《武汉夏天的自画像》的作文中,她用娴熟的笔法描绘了“火炉”武汉的夏天景象,既夹杂着市井的味道,又不失冷静的思考。

  涂婕在文中写道:“城市里的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躲避我。他们喂我吃我早已有免疫力的防晒霜,用冷气笼把我囚禁起来……于是,他们逃离了阳光,也背离了健康,宁愿在健身房里笑,也不愿意在太阳下哭。这样的人类突然让我觉得好陌生……”“拿到《××自画像》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避开了那些深沉的话题,想到了写武汉,因为这是我最熟悉的生活。”涂婕说,她在高一时曾写过一篇800字的散文《武汉的夏天》,于是她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花了2个半小时一气呵成。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徐坤点评了涂婕的文章:该同学作文为家乡作画,视野开阔,文脉清晰,同时又饱含深情。

  应试作文曾经只得一半分

  “其实我以前最怕写作文,特别是议论文,因为这些考试作文对写作内容、体裁有一定的约束,我很担心写跑题。”涂婕透露,初中三年她的作文一直拖后腿,“50分的作文经常只得30多分”。

  上初中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语文作文题目是“那次___”。身为小小体育迷的涂婕,放弃了“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常规写法,在考场上大胆取题为《那次我愤怒了》,写的是中国男足输掉一场比赛的事。没想到,试卷发了下来,50分满分的作文只得了25分。涂婕分析,很可能是自己的文章脱离了考试作文的写作模式,因此得了很低的分数。爸爸宽慰她说:“也许阅卷的是个女老师,不喜欢足球这个话题呢?”

  这次打击让涂婕记忆犹新,此后她胆子变小了,考试作文再也不敢随意发挥写真性情了。为了学习应试作文的套路,中考前夕,涂婕还专门找了两名老师培优,审题、背素材、揣摩结构……渐渐她的应试作文勉强有所提高,但直到如今,她对应试作文还是很有压力。

  要为高考暂停散文写作

  读高一时,涂婕开始大量接触莫泊桑的《漂亮朋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外国小说。看完名著就练笔,涂婕渐渐培养出了散文写作的浓厚兴趣。

  语文老师张灿军说,涂婕不喜欢模式化的写作,比较崇尚抒发自我情感,关注世象百态,武汉街头巷尾的寻常生活经常成为她写作的对象。“当我写散文时,我就忘掉了那些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但是写议论文时就必须时时注意,哪一段应该怎么写。”尽管获得了北大自主招生资格,但涂婕考北大还是有点底气不足,因为考试作文和竞赛作文评判标准差异很大。

  涂婕的妈妈甘克慧曾多次告诫女儿,考试的时候不要写随感,免得吃亏。“我不主张她冒险,就算她觉得考试作文禁锢了自己的思想,也必须按那些套路写,毕竟考试看的是分数。”甘克慧说。

  为了应对高考,就必须学写应试作文,这是在读高二的涂婕面临的现实。“也许,这篇获特等奖的作文是我高考前写的最后一篇散文。”说到这里,这个才思飞扬的女孩只剩一脸的无奈。
 

“最怕作文女生”创新作文竞赛折桂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