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武汉职校跨区域招生频遭“地方保护”
发布日期:2011-09-03 07:34: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中职招生时,地方生源保护究竟有多严重?连日来,楚天都市报的“聚焦中职招生难”系列报道,引起读者共鸣。多名读者将招生难的矛头,直指“生源保护”这一顽疾。一些职校招生人员表示,在外地招生时,轻则不允许做宣传,重则会被“驱逐”。

  据悉,武汉市职校资源丰富,有一批国家级及省市级示范职校。但武汉市生源毕竟有限,所以,大多职校将招生触角伸到了省内地市州农村,甚至省外。武汉一批优质职校,每年过半生源来自农村。

  近几年,各个职校普遍感觉到,到农村招生,再也没有那么容易了。武汉某国家级重点中专招办主任提起在荆门的招生经历,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往年,该校都在当地顺利招生数十人。但今年,招生人员在当地没法到各初中去招生了,在初中门口摆摊也被禁止,“再不走,我们就报警!”最终,招生人员一行不得不提前离开。

  汉口一重点中专的遭遇也类似。该校在省内某地招生时,在当地电视台上投放招生广告,广告播出一期后,被当地“叫停”。

  2日,武汉一所职校校长总结出“地方保护的常规做法”:一是给初中学校下达指标任务: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将本地区职校的招生任务下达给各初中学校,将任务完成情况与校长的考核和业绩挂钩,将外地的中职学校拒之门外。二是屏蔽招生信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不宣传上级制定的中职招生政策,扣压招生计划、报考指南等,使学生不了解招生政策,不知道招生学校,剥夺了考生知情权。三是提前分流、拦截生源:有些中学在九年级上学期即开始分流学生,以不发毕业证相要挟,将成绩较差的学生分流到指定职校就读。

  “靠地方保护留住生源并非长久之计!”鄂州一名家长对职校生源保护有着深刻体会。四年前,他的儿子就被当地一所职校以到武汉念书要交借读费为由,“忽悠”到该校学数控技术专业。学了一年,机床都没摸一下。该家长呼吁:如此做法加剧了中职学校间的恶性竞争,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正道。

武汉职校跨区域招生频遭“地方保护”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