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云海工程”: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
发布日期:2011-08-25 09:15:0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今年高考结束后,云南、海南两省考试中心向考生提供了一份内涵丰富的高考成绩分析报告。笔者认为,其“以考生为本,人尽其才”的价值取向令人称赞,多元化、专业化的考试评价值得推广。

  “云海工程”为考生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高考成绩分析报告帮助考生“知分知位、知长知短、知己知路”。升学指导测验的实施是一大亮点,从眼前看,这不仅有助于改变考生以往填报志愿的盲目状况,也有助于减轻家长、教师及学校的指导压力。从长远看,考生依据高考成绩分析报告选择感兴趣且较为适合的学校及专业就读,不仅有助于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困惑,而且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分类、分层次发展。

  “云海工程”实现了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的转变。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看人情讲关系”的消极因素影响,自1952年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以来,高校基本上都是以刚性的高考分数作为录取新生的标准,无法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在录取规模极小的保送生制度或自主招生环节中实施综合评价。而“云海工程”首次在高考中引入多元评价,以心理测验这一“非考试”的方式考察考生学科能力以外的综合素质,打破了“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评价局面,成为实施高考录取多元评价的突破口。

  “云海工程”报告考生成绩及个人素质的做法,使得考生拥有更具体、更有参考价值的高考成绩,高校招生部门也获得丰富的、多维度的考生信息,这不仅可以推动高校多元化录取改革,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该工程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为高考录取服务,更重要的在于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多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小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分数至上”的观念与标准,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评价标准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学业成绩占据主导地位,评价结果被简单、机械甚至错误地使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云海工程”则引入综合素质及成长动态等内容,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综合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中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与多元化。

  另外,与保送生制度、特长生选拔、自主招生等多元评价探索不同,“云海工程”不是针对部分优秀学生,而是面向整个高三群体,这保障了教育公平。对生长在农村或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而言,由于信息不灵、资源有限,以及家庭文化程度较低等原因,父母在子女填报志愿时往往难以提供有益的指导,高考成绩分析报告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而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通过测验也可以找回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
 

 

“云海工程”: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