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起,随着武汉中招集中补录开始,中职学校招生录取全面展开。与往年相比,今年招生,尽管部分中职学校招生形势看好,但因今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约20%,部分学校招生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
“与去年相比,报名人数下滑25%,招生压力有点大。”昨日,武汉一所中职校长透露,截至目前,学校今年共招生600多人,而去年这时候已招了800多人,离原定的招生计划有近一半的缺口。“最近,只好安排老师下乡,到农村初中去招揽生源。”
今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约为8.16万人,比去年减少近1.4万人。而去年,初中毕业生比前年减少约1万人。由于初中毕业生生源大量减少,给中职学校招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武汉一些老牌职校招生虽然火爆,但到学校注册报名的人数比去年有所减少,部分职校招生缺口较大,再度陷入“招生难”的困境。
“今年中考取消位置值,恢复为分数制录取。加上中考难度不大,总体比中考前调考的分数高,这无形中推高了考生和家长的‘期望值’。”另一所中职校长坦承,调考时,老师动员300多分的考生选中职。中考时,这些孩子多数考了400多分,考生和家长的“期望值”便提高了,宁愿花四五万通过“借读方式”读普高,就是不愿读中职。
那么,在生源减少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如何拓展生源渠道?武汉市教育局有关人士建议:中职学校应推行“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企业中职教育班”、“士兵中职教育班”等培养模式,把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城农民工、退役军人、生产服务一线职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城乡劳动者都纳入招生对象,特别是引导更多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以就业“出口”拉动招生“入口”。
同时,家长要转变人才观念。目前,武汉市企业技术工人十分紧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且上中职学校也能上大学。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校长查筠表示,今年,该校毕业生不仅百分百就业,且每一位毕业生都有3至4个岗位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