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大学频繁校庆是搞形式主义
发布日期:2011-07-20 09:37:00 来源:长江商报

  依照惯例,校庆都是逢五十或逢百年举行的,为什么如今学校热衷40年、60年、65年、70年、80年和90年都要搞呢?这样频繁地搞校庆,不是搞形式主义又是什么?”近日,著名教育家、有“武大的蔡元培”美誉的刘道玉先生发表文章,针砭高校相继高调办校庆的现象。

  领导是为了在任期内“炫”政绩

  近日,刘道玉在《同舟共进》2011年第8期上发表文章《中国大学校庆何以如此之滥》,他首先分析了近年国内高校校庆热的现象,跟世界知名大学看淡校庆进行对比,指出校庆热是形式大于内容。

  据统计,半年内中国校庆网已发布了180余所中小学、大学的周年庆典公告,其中公布今年已经或即将举办校庆的大学有42所。其中,除了百年校庆(含百年以上)的7所,90周年校庆2所,80周年2所,70周年5所,还有65周年1所,60周年20所,40周年3所。甚至于10周年的也有2所。

  刘道玉认为,除了追求形式主义,政绩观驱使也是一方面。他在文中表示,当政的大学领导们受到任期制的限制,等到百年校庆,他们已不在其位了,故提前庆祝宣传自己的政绩。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公立大学办学者们既不需要筹措经费,使用经费也不受制约,所以一掷千金举办豪华校庆在所不惜。

  歪风不刹,再过100年也得不到诺贝尔奖

  刘道玉认为,现在的大学重名而轻实。“大学改名、合并、升格等浮夸风,都是追求形式主义造成的。”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把这话延伸一下,内行抓门道,外行抓热闹。举办校庆就是一项热热闹闹的活动,只要有钱、有人,不愁搞不起来;抓教育改革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富有改革精神,要懂得教育的规律,要深入调查研究,要身体力行进行改革的试点,还必须面对改革失败的风险。”

  谈到清华大学的校庆,刘道玉认为,清华大学利用其独特的资源,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校庆,遭到了普遍的批评,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为什么京都大学屡获诺贝尔奖,而我国大学尚未实现零的突破?”他认为,因为京大追求的是高深的学问,探求真理,有传统的抗争精神;而只比京大晚一年建校的北京大学,如果不秉持独立、自由和民主的精神,不从根本上革除实用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歪风,恐怕再用一百年的时间,也仍然达不到京都大学今天的成就。

 

大学频繁校庆是搞形式主义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