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部分中考生欲舍“凤尾”争“鸡头”
发布日期:2011-07-10 09:25:00 来源:《楚天金报》

  “读省示范难进好班,进市示范可读‘实验班’,两种选择真是让人纠结。”高中选班成家长热议话题。

  “今年中考,我的成绩是523分,自愿放弃省示范‘三限生计划’,改报市示范。”昨日,记者在武汉部分“市示范”高中采访获悉,一些考生开始填写“志愿更改申请表”,要求放弃“省示范”三限生志愿,改填市示范志愿。如江汉区一所初中的毕业生郑丹(化名)中考分数为523分,第一志愿冲省示范“指令生”失败,只能读“三限生”。“由于成绩不够理想,进入省示范后,进不了‘实验班’。”郑丹说,改报市示范后,成绩在学校排名靠前,还能进入“实验班”,老师关注也会更多些。

  “以三限生读‘省示范’,要掏2.4万元择校费。以指令生读‘市示范’的公办高中,每年只用交几百元学费。”另一名考生表示,他的家境并不宽裕,但父母期望值很高,表示就是找人借钱,也希望他能读重点高中。“但是,高价择校上学,这将给我的学习带来很大压力!”

  昨日,记者翻开武汉睿升学校招生登记表看到,在填写“志愿更改申请表”的考生中,有40多人的中考成绩超过500分,最高的有544分,达到部分省示范高中的“指令线”或“三限线”。这意味着:这些考生今年将放弃“省示范”,转投“市示范”。该校校长、原华师一附中校长李水生介绍,今年中招,一些高分考生放弃择校,转而投身“市示范”,“这折射出学生和家长择校日趋理性、日益多元化”。“‘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是一种正常心理。但做‘鸡头’还是‘凤尾’,应因人而异。”李水生说,因为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包括学习、心理、精神上的,在市示范“重点班”里做“鸡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不过,“对个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好、很有自信的孩子,当‘凤尾’也许是一种促进,施展才能平台也许更大一些。”

部分中考生欲舍“凤尾”争“鸡头”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