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奖证仍是砝码 无奖者被劝“想清楚”
发布日期:2011-07-09 09:49:00 来源:楚天金报

  往年武汉市民办校“小升初”择校报名现场,总能看到家长们捧着一摞摞获奖证书前来报名——在昨日的报名现场,这样的一幕仍在继续。

  记者在多所民办初中看到,报名点前,家长们搬上桌面的奖证一个比一个码得高。报了名,退出校门,来自汉阳的董女士不禁惊呼:“那些伢是怎么学的啊,都是天才呀!”董女士说,她的儿子在小学阶段获了12个奖证,来报名前还有着小小的得意,直到看到其他报名家长拿出的奖证,她才发现自己的孩子“太一般”。
 
  面对如此多样的奖证,家长们表示学校也是区别对待的,“奥数最受欢迎,其次是作文竞赛……”记者现场看到,在登记报名时,家长们填写奖项一栏,被告知:填那么多没用,只填“含金量”高的。一名家长说,学校提前与自己联系过,就是因为自己的小孩有2个奥赛一等奖。

  在一热门民办初中报名点,一名家长只带了孩子的“入学通知单”“毕业证”和学校的“综合素质评定”前来。接受报名的教师劝她“想清楚”:“今天来报名的学生,都是有奖证的,你的孩子很一般了,进了学校很可能是要吃亏的……”在家长的哀求下,教师给了她一张表报上了名。采访中,该家长格外沮丧,她说没想到择校原来是优等生的游戏。

  在该校门口,一些小学生茫然地朝校内张望。采访中,有学生告诉记者,早在四五月份,年级里就是优等生被这所学校承诺录取了,之后就断断续续地来上课,听说是去校外提前补习了。对于自己是否能够进入这所名校,学生茫然地摇了摇头。

 

奖证仍是砝码 无奖者被劝“想清楚”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