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当“软”“硬”并重
时 间:3月6日7时15分
地 点: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教学楼
6日清晨,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委员来到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跟老师和学生们座谈。一位老师说,“现在技能型人才极度缺乏,家长和学生仍然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听着大家反映的问题,马国湘眉头紧锁。
“国家在改善办学条件等硬实力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但是办学思想功利化、人才培养工具化、道德和人文教育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职业教育缺乏可持续的吸引力。”马国湘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软’、‘硬’实力需要共同提升。”
一旁的学校校长听完也连连点头,希望马国湘委员在政协会议上能提出相关的意见。
“中国的职业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面向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马国湘说,他今年的提案就是呼吁开展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希望国家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提高它们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性。
“希望在全社会扫除重学历轻技能的落后观念,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马国湘说。
大学当“能上能下”
时 间:3月6日10时20分
地 点:北京会议中心9号楼二层第四会议室
“大学应当‘能上能下’,给那些教学质量不高的大学‘摘帽’”,谈起高校改革,刘亦铭委员非常投入,不时用手敲击着桌面。
“大学扩招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些原先的大专纷纷升格后,教学质量并没有相应提升,有些甚至出现滑坡的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刘亦铭说。在他看来,足球踢不好,球队要降级,大学也应如此。
用“多样化”理念提升大学教育
时 间:3月6日17时20分
地 点:21世纪饭店1803房间
6日下午,小组会结束回到房间,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陈放委员便打开电脑查看邮件。
两会赴京前夕,曾经两次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修改论证的陈放向社会公开了自己的电子信箱,收集各界对于《纲要》的意见和建议。政协会议开幕前,已经收到了20多条群众意见。
“在大众化教育的时代,高等教育要办出高质量,就需要以‘多样化’的人才观,对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进行改革。”陈放说。
西部教育呼唤更多投入
时 间:3月6日18时30分
地 点:国谊宾馆贵宾楼1612房间
结束了下午的开放日活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长鲁善坤代表回到了房间。“关于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议还要抓紧完善一下,”鲁善坤告诉记者,就在来北京的前一天,他收到了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签名的感谢信,肯定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说明政府对优先发展教育下了很大决心。”鲁善坤说,他在审议时又提出了几条加快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建议。
“对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在资金和政策上继续给予大力支持。”鲁善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