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武汉政协委员呼吁重视中小学生安全应急演练
发布日期:2010-01-17 09:14:00 来源:荆楚网

  声音 好了伤疤不能忘疼

  “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政府必须重视未成年人的紧急避险教育。”在武汉两会上,不少委员呼吁,必须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应急演练,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中国地质大学博导陆愈实说,四川桑枣中学坚持每学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在汶川大地震中,全部师生无一受伤害,而相邻的学校伤亡惨重。

  他调查发现,武汉市制定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中小学校也相应编制了各类应急预案。但目前很多学校并未将安全应急演练作为制度坚持。

  “现在的安全教育基本上是看书、看电视,缺乏实际的体验教育。”武汉市妇联副主席孙亘乐说,在遇到自然灾害和突发危险时,近九成未成年人缺乏自护自救的知识和能力。

  委员们建议中小学每学期都应该进行一次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场景让孩子们真正拥有紧急避险的能力。

  现象 半数学校不演练

  15日,记者走访江城多所中小学校后发现,不少学校确实没有开展逃生演练。

  武汉二中一名高一男生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就读的初中曾经组织学生观看地震逃生的教育片,但去年进高中后就没开展过逃生演练。

  武汉二中校办主任王新寿介绍,安全教育是必须的,学校曾经开展过“防毒、防核、防火”的演练,但近年来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班会、告家长书等形式进行。“武汉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学校没开展过紧急避险安全演练。”武汉市首批素质教育学校、汉口长春街小学校长孙中强说,学校开展大规模演练是个复杂的工作。以该校去年底开展的一次地震逃生演练为例,全校1220名学生、72名老师都要先逐个培训以熟练掌握避险知识,29个班都要分别开展至少5次以上的预演,整个演练从筹备到结束耗时几个月。

  对策 从“纸上谈兵”到实战

  武汉某名牌高中负责人说,学校是搞教学的地方,地震等灾害很难发生在自己身边,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就可以了,每学期都开展演练有必要吗?

  “演练和教学并不矛盾,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和科学安排。”孙中强说,各学校都重视安全问题,但在预防突发的房屋、地陷、踩踏等安全问题上,往往是“纸上谈兵”,学生看看书、看点教育片后很快就会忘记,既达不到效果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孙中强认为,演练要科学安排,可在日常教学的体育课、班会、早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分批演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也让学生真正掌握了避险知识。

  陆愈实说,不少学校的应急预案“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但不落实的现象说明,教育部门必须要建立严格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教师的责任心。

武汉政协委员呼吁重视中小学生安全应急演练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