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学习的留学生,必须经过一个叫HSK的汉语水平考试,这被老外亲切地称为“汉语托福”考,难度不亚于英语托福和雅思,最高级别是11级,但很多留学生毕业前通过6级已很了不得,可在华师,有一群热爱汉语的外国留学生,通过了8级、9级汉语托福考试,也因此在留学生圈子中被称为“汉语狂人”。
采访留学生前,负责汉语托福高级考试的留学生教师李华庸先出了道题: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专家对肝移植手术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之后,大大减轻了患者麻醉的持续时间和血液供应的负担,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为80%到85%,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答案为:第二分句有语病,应改为“大大缩短了患者麻醉的持续时间,并减轻了血液供应的负担”。
李老师说,这道题目就是汉语托福9级试题,很多中国学生也未必做得对,不过不包括华师的这些“汉语考霸”。
李娜,乌克兰人,25岁。李娜在华师留学生圈内无人不知,今年代表湖北参加中央电视台《汉语桥》节目,入围全国30强。
金色头发,挺拔鼻梁,深邃蓝眼睛,眼前这位乌克兰女孩一出口,却是流利的中国话。
李娜说,去年9月来华师学习,现在是对外汉语专业研二学生,汉语水平已在8级之上。
李娜来中国前曾自学过两年汉语,在华师上了1年半的汉语课程,汉语水平特别是口语,突飞猛进。不过说到学汉语的艰辛,李娜很激动:“难呀,汉字特别难写,笔画样式多,不易掌握,声调也很难控制。”李娜说,像所有中国学生学英语一样,她对汉语一见钟情始于歌曲《茉莉花》,“这首歌,我一开始就听了不下20遍,听了还得练习唱,唱了还得反复看歌词,领悟歌词大意,既练了口语,也算阅读理解。”李娜说,唱汉语歌,对学汉语帮助特别大。
中西伊智,日本人,29岁,瘦瘦的个子。昨晚,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联欢会,中西伊智抱着两岁大的儿子一同出席——考过汉语9级的他是班上唯一一位当爸爸的洋学生。
“我太太是武汉人,在日本留学时,我们相识。我高中毕业后就报考了华师。”中西伊智说,来武汉前,他没有丝毫的汉语基础,只是常常竖起耳朵听别人讲,听多了,慢慢就会了。
今年5月,中西伊智通过被留学生们称为魔鬼测试的——汉语托福9级考试,也是班上唯一一个通过汉语高级考试的学生。
虽然过去半年,说到汉语9级考试,中西伊智仍很兴奋:“说实话,非常难。考试分为听力、阅读、语法、口语和写作。快速阅读要求15分钟看完四五篇文章,做完15道题。”中西伊智说,他自己也没想到,能考过9级。
口头作文测试时,中西伊智抽到的题目是: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想了1分钟,中西伊智描述了他现有的生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不仅努力学汉语,回家照顾可爱的儿子,业余时间到一家培训学校做日语兼职老师,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有老婆和儿子的陪伴,觉得很满足,大学毕业后,我想继续在汉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