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拿学分难不难?”今天是武汉市高一语、数、外三门学科模块统考的日子,记者从部分高中获悉,许多学生担心考试挂科,因此提前向老师探口风,希望老师给自己派颗“定心丸”。
11月12日,江城高一学生迎来课改后首次期中考试,考试科目为九门,考期两天,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在次日举行,为全市统一命题的学分认定考试。据了解,三门学科各科满分分值为150分,试题分为水平测试题和发展性评价题两大部分,各部分所占分值比重分别为100分和50分。考试合格,学生即可获得两个学分。如果不合格,即算挂科,考生在本学期内还有一次补考机会。
武汉市育才高中教导处副主任陈恩兴解释,水平测试题即通常所理解的基础题,而发展性评价题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拔高性质。
让老师们意想不到的是,考前,不少学生向老师“试探”口风,希望提前了解语、数、外三门学科的难易程度。学生们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能达到合格线,顺利拿到学分。“首次接受模块统考,跟学分挂钩,学生心里没谱。”陈恩兴笑称,不到开考前,老师们也不清楚试题难度如何,学生探口风纯属多此一举。
据悉,本次统考由各区组织集中阅卷。由于学校之间生源良莠不齐,考试合格的标准如何界定?对此,陈恩兴称,评定结果很可能既从全区整体水平出发,也考虑到各校实际情况,不可能实行“一刀切”,否则对薄弱学校来说不公平。根据相关规定,武汉二中、育才高中等全市20余所课改样本校可以自主划定评分标准。
“模块统考对平时注重基础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成问题。”陈恩兴表示,考试时牢牢把握基础题是关键,因为它所占的比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