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不想学就站到走廊去!”听到教师这样说,闹堂的学生们只得走出教室,沦为“走廊生”。在不少中小学,教师们如此惩戒顽劣的学生。“‘走廊生’一旦有被遗弃的感觉,教育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近日,中北路中学校长杜思玉呼吁杜绝“走廊生”。
杜思玉去年调到武汉市中北路中学,平时他常在学校附近的小店里看到一些孩子晃悠,但直到有一天,他在学校里看到那些学生回母校照毕业照时,他才知道那些孩子就是学校的学生。“当时真的很有挫败感!”杜思玉说。
一段时间,杜思玉发现上课时间总有学生站在走廊或是坐在教学楼的台阶上。上前询问时得知,他们多是因为作业未完成、或是不听讲闹堂,被老师赶出来反省的。在交谈中,这些“走廊生”表示,被赶出教室,有种被遗弃的感觉,次数多了就干脆自暴自弃,有时被赶出教室,就翻墙逃学,后来部分学生发展到干脆不去学校。“学生不想学,教师也要反思自己!”一次大会上,杜思玉要求学校杜绝“走廊生”。每天学校领导还要在教学楼里巡视,发现这样的学生,要及时送回教室,并与教师谈话。
顽劣的学生不得赶出教室,教师的压力自然就大了。杜思玉表示,教师们要对学生们多一点理解,用心与学生们交流,并要求班主任对“走廊生”及时家访。杜思玉介绍,一名教师多次将一名不完成作业的男生赶出教室,家访中教师了解到,该男生一家挤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里,做作业要趴在床上做,写作业期间要一次次起身让道。教师很是自责,那以后每天放学,她就陪着学生在教室里做完作业再回家,学生的学习很快有了改观。
如今,在中北路中学,“走廊生”已被杜绝,逃学的现象没有了,校风学风大有好转。“学生不想学肯定是有原因的,理解他们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杜思玉说,一旦学生有被遗弃的感觉,教育就会变得更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