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一个机器人足球队,不仅在世界大赛上“踢”出了不小的名气,还成了“破格人才”的输出大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一个机器人足球队,不仅在世界大赛上“踢”出了不小的名气,还成了“破格人才”的输出大户。
昨日,记者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看到了精彩一幕:6个约40厘米高的类人机器人,在视频、电脑和无线电波的联合控制下,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在两平方米左右的微型足球场内像模像样地奔跑、射门,跌倒了还可以两手一撑、膝盖一顶,自己爬起来。10天前,正是这支机器人足球队在韩国举行的国际机器人大赛上,斩获了全自主类人机器人3对3足球赛季军。
这场游戏背后的成本不菲。该校机器人辅导老师罗忠文介绍,每一台机器人的成本,造价成本在1万元以上,每一台机器人的身体,由17个“舵机”组成,每一块“舵机”,都相当于一台简易的微型电脑主机。所有的组装,以及运动规律,全部是由实验室的师生们共同组装和研发的,控制软件的程序编写更是复杂。“从2002年开始这个项目,一步步都是由我们师生自主摸索出来的,前后共有近100人参与。”罗忠文说。
机器人足球队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科研兴趣,参与研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已经有多人被用人单位破格录用。“武科大机器人足球队的老师刘钊,就是从我们团队出去的,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本科生刘宏志被保送上北大研究生,现在也在北大任教;还有一个学生被公派到意大利攻读研究生……”辅导老师吕维先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