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夏区某中学一名中考生给心仪的职校打电话,咨询报名事宜,他说准考证、毕业证被班主任收去,直接交给当地职校了,要到8月中旬才能拿到。如果等到那时才拿到“两证”,他已失去了报其他职校的机会。“这种卡住学生的毕业证、准考证截留生源的现象,在今年中职招生中十分普遍。”昨日,武汉市交通学校招办一负责人告诉记者。
中职招生中的地方保护现象由来已久。今年由于初中生源减少,竞争更为激烈,情况有愈演愈烈之势。武汉市交通学校一负责人说,有的地区动员学生报考本区职校,称跨区报名政策不允许,而且要交择校费;有的暂扣学生的毕业证、准考证,不让学生报考区外职校;有的给当地中学下任务、定指标,让推荐老师从中提成;有的将国家资助给中职学生的每年1500元生活补助直接冲抵学费,以低收费招揽生源……
在周边地市和武汉市远城区“圈地运动”的影响下,武汉市中职学校招生或多或少都有下滑,尤其以生源主要来自这些地区的中职学校受影响最大。“这种做法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加剧了中职教育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练好内功、办出特色,才是职校吸引生源的正道。光靠行政干预、地方保护留住生源并非长久之计。”武汉一家中职学校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