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集体主义”创奇迹:一个班全部就业
发布日期:2009-03-10 09:36:39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不搞“单刀赴会”招聘会上分工合作 

    在就业形势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华中农大2009届商务英语01班,却已经创造了全班整体成功就业的奇迹。“苏宁电器、蓝月亮、雅戈尔……这些名企里都有我们的人!”班长刘世强骄傲地说。

    这个班的奇迹,缘于全班“抱团”求职。

    早在去年10月,该班便成立了就业小组,根据分工,各人各司其职。去年10月25日,在华中高校五校联合招聘会的前一天,就业小组提前搜集好招聘会上30多条专业对口的信息。当天,班上18人一同赴会,直奔目标岗位。他们还分好了工:专人负责拿资料,专人排队,专人核实信息。一上午,每人投出十几份简历,当天下午,每人收到了三四个面试通知。而其他“单兵作战”的毕业生,大把时间耗在排队上,很多人一上午只投出了二三份简历。

    在应聘一家知名化工企业时,该班的刘静、彭钦湖和廖珊珊3人一起闯进第二轮复试。她们被分在了两个小组,面试时间相隔一天。“她们俩面试完后,马上向我介绍现场,包括哪个面试官是什么风格,大致提了些什么问题等。”刘静说,“廖珊珊还特意告诉我,有个面试官喜欢用温柔的语气,问很尖锐的问题,要准备好应对突然抛出来的苛刻问题。”最后,刘静和彭钦湖成功签约该企业。

    面试中还出现了“拖家带口”的有趣现象。当陈珊应聘上了某公司后,马上开始“公关”:“我们班的吴迪也很符合公司的用人标准,能不能考虑啊?”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全班除9人考研外,其他同学全部成功签约。

    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老师说,组团就业能提高求职的速度和层次,可以做到群策群力,优势互补,这是大学里的新集体主义,值得提倡。
 

“新集体主义”创奇迹:一个班全部就业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