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武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答辩环节中,17岁的华师一附中高二女生刘瑞晴的两项发明很惹眼。
现场,刘瑞晴往试瓶内倒入一撮白色粉末,用水搅拌。半分钟后,她开始用手搧鼻子,作难受状:“这是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她的发明——“环保型无线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迅速侦测到该气体,一旁的笔记本电脑上,二氧化硫浓度指数如牛市阳线般上窜。
该系统由一组太阳能蓄电池、一个单片机、传感探头和一个普通的GPRS手机卡组成,小巧便携,可随时随地监测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等。
刘瑞晴说,两年前,一位农村亲戚因为空气污染而患脑癌,让她暗下决心研制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去年寒假开始,她用一年时间成功研制出该系统,“但我刚做成没几天,患脑癌的亲戚就去世了。”她黯然神伤。
另一项发明,刘瑞晴只花了1000多元。这是一种如同向日葵般能自动跟踪阳光的太阳能电池板。它左右各有一个光敏电阻,当两个电阻受光强度不一时,就会控制发动机追随太阳移动。去年11月,这套耗时一年研制的装置已申报国家专利,正等待批复。
■专家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李来政:
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系统利用太阳能供电,非常环保;而最大创新点在于,在空气质量监督领域,还从未利用过手机无线通讯作为监测数据的传输方式。
太阳光自动跟踪仪则用自创方法,实现了光敏电阻和电动机之间的简易联合,价廉效高。
湖北省太阳能研究会秘书长赵中云:
“太阳光自动跟踪仪”原理设计合理,至少填补了省内空白,技术上也可尝试将两个光敏电阻简化成一个。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副主任张晖:
目前尚未听说将手机无线通讯应用于空气质量监督的先例,该创新非常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