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江汉区清芬路小学五(2)班的29名同学,将使用过的360余册旧教材捐给学校。一位名叫冯志详的小朋友一口气捐出了36本。
这些旧教材经过整理后,再由学校整理统一发给下一届的同学使用。记者昨调查发现,这种旧教材循环利用,已在武汉一些学校悄然兴起。“这些旧教材大部分都可继续利用。”校长李艳梅说,语文、数学等旧教材因学生在上面勾画的笔记较多,未将其纳入捐献范围。学生捐献的多为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技等科目的教材。“考虑到家长可能担心旧教材沾染细菌,可能会传播疾病,学校不会强制学生使用旧教材。”该校教导处主任武隽说,学校将下发调查表征求家长意见,统计出愿使用旧教材的学生名单。
在武汉市洪山高中,该校在两年前便开始倡导循环利用旧教材。校办主任柴进说,英语辞典等工具书循环利用的效率高,且标有笔记的工具书更受学生欢迎。使用旧工具书的同学认为,学长们标记的重点对他们记忆和理解有很大帮助。“由于高考备考时,高三学生要使用高一、高二年级的教材,要求学生捐献出来循环利用有困难。”他说,旧教材循环使用适宜在在初中和小学开展,高中阶段则以工具书和教辅资料为主。
据了解,在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附近,旧书店的生意都很火爆,教材的循环使用,在大学校园里已很普遍。华中农业大学生物专业大二女生小孔说,班上同学的选修课教材几乎全部是从旧书店买的。
循环使用教材,不仅可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还可培养学生爱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武汉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目前,推广循环利用教材有两大难题:一是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用旧教材?二是如何真正使旧教材循环起来?他认为,大范围推行教材循环使用,还需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