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2008中国大学(未含港澳台,下同)竞争力排行榜”,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列重点大学竞争力第7、9名,与去年相同。在一般大学竞争力中,我省仅有湖北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进入百强。
关注度最高的重点大学排行榜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仍占据前四名,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互换,分列第5、6位,北京师范大学首次闯入十强,位居第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另外5所在汉部属高校也全部进入百强。
在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湖北名列第八,比去年下降一位,位于北京、江苏、上海、辽宁、山东、广东、陕西后。
在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湖北仅有湖北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两所高校进入百强,湖北省属高校竞争力偏弱的现象未有较大改观。
另外,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和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进入民办高校百强。
据介绍,参与此次评价的大学共有963所,其中重点大学119所,一般大学584所,民办普通高校260所(不含独立学院)。
领衔推出此次排行榜的邱均平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2004年首度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今年是第五年。
国内目前有影响的大学排行榜共有四个,除汉版排行榜外,另三家的发布单位分别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始于1993年)、网大(始于2001年)和中国校友会(始于2003年)。
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前20强及在汉重点大学排名情况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浙江大学
4.复旦大学
5.上海交通大学
6.南京大学
7.武汉大学
8.北京师范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
10.中山大学
11.中国人民大学
12.南开大学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吉林大学
15.四川大学
16.西安交通大学
17.山东大学
18.哈尔滨工业大学
19.厦门大学
20.天津大学
38.华中师范大学
42.中国地质大学
56.武汉理工大学
60.华中农业大学
7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一般大学前十名
35.湖北大学
92.武汉科技大学
108.长江大学
130.中南民族大学
151.湖北中医学院
183.三峡大学
226.武汉工程大学
前三名为何五年“未挪窝”?武大、华中大为何三年未变化?
排名稳定是高校成熟的表现
重点大学竞争格局稳定
记者对比近5年的汉版重点大学排行榜发现,不仅前三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从未“挪窝”,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列第七、第九也已保持三年,前十名的入围高校也都是老牌名校,变化不大。
邱均平认为,这恰恰是高校成熟的表现,说明我国重点大学已形成了稳定、合理的竞争格局;重点大学已经普遍培育了较强的学科点,各种资源也得以巩固;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较充足,科研活动普遍活跃。
尽管排名稳定,但高校间的分数差距仍有变动。邱均平称,去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分数差距缩小到0.67分,而前年这一差值为3.94分,“说明两所高校的办学质量已十分接近”。
教育强省多有“双子星”高校
排名前20的重点大学分布于14个省市。北京有4所,其次是天津、上海和湖北武汉,各有两所;其他省市各一所。上述这些高教强省(市)往往出现 “双子星”高校,一文一理,相得益彰。比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FS:PAGE],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它们之间相互竞争、学习并促进各自发展。
一般大学排名波动较大
相对于重点大学排名的基本稳定,省属高校排名依旧变动剧烈。以湖北为例,武汉工程大学由306位上升到226位,武汉音乐学院由358位上升到247位等。
邱均平说,省属高校排名剧变的现象在全国都存在,因为一般大学多是地方高校,数量是重点大学的四五倍,且不断增加,发展压力大。一些地方投资大的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很有可能在几年内便发展起来,占据较好的位次。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本来基础好的学校却有可能因资金困难而导致人才流失,最终排名下滑。
他提醒,在汉七所部属重点大学全部进入百强,但湖北省属高校整体实力不够强,这直接影响了湖北高等教育的地区竞争力,建议加大投入。
一般大学应砍掉差专业
该排行榜还对192个本科专业进行评价,重点大学整体水平较高,一般大学学科分布和表现参差不齐。有的学校虽然只有三四个学科门类,但排名却非常靠前。邱均平建议,对于众多一般大学来说,在发展思路上不应求全求大,而应求专求精,利用有限资源办出几个名牌专业,甚至可以下决心砍掉一些非常差的专业,集中力量,重点发展,真正办出特色和水平。
对话发榜人:
我们还需要排行榜吗?
有统计称,1987年至2000年间,中国共有13个单位发布了30多个大学排行榜。几乎每个大学排行榜都能引来争论、质疑等“口水战”。不少人干脆提出,大学排行榜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邱均平称,排行榜的本质是一种评估和比较,它不是一种个人的东西,而是一种管理的需要。这也是一种社会的需要,社会、企业、民众都需要了解高校,而政府和大学的信息又没有充分公开,需要有评价机构来提供比较明确的信息。
对于很多人呼吁的“官方排名”,邱均平认为不可取,要像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一样,由媒体、社会机构等第三方进行排名,会更客观公正。